1月15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稱,《科技日報》原總編輯劉亞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芯片制造之難,難過造原子彈,對于中國半導體而言,不應盲目樂觀。
芯片的產業鏈很長,大致可以分成芯片的設計、制造以及封裝測試這三大塊。
在劉亞東看來,華為海思僅僅是做芯片設計,他們也不完全是國產化、本地化的設計,比如說他還要用到英國阿姆公司的ARM架構,另外所用的開發平臺也是美國的EDA。總的來講我們雖然取得一些進展,這也是一個全球合作、國際分工的產物。
在芯片整個產業鏈中,現在中國做得最好的是中低端的封測環節,但是最高端的封測技術,依然在美國。
從事芯片設計的企業有很多,我們國內做得最好是華為海思。他們現在可以設計5納米制程的芯片,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不大,粗略估計也就是三五年的差距。
劉亞東重申,設計領域像華為海思應該說這些年做得不錯。但從設計的角度講,幾大塊,比如在隨機存儲器這種芯片領域里,我們的差距是比較大的。
從難度上來講,造原子彈和造芯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原子彈的技術門檻并不是很高,造原子彈拼的是資源、資金和意志,不是拼技術,跟半導體芯片完全是兩回事。
此外,劉亞東也是重申,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建立起一個完全本地化的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創新絕不是閉門造車。自主創新是要體現自己的意圖和意志,但同時也要積極地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融入全球價值鏈。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