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2日,上海——今日,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上海大學站課程落地儀式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圓滿舉行。落地儀式上,英特爾聯合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智能應用服務分會(以下簡稱“中軟協”)與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以下簡稱“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一同簽署了“AI賦能”大學計劃框架協議。未來,各方將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賦能高校人工智能(AI)創新人才培養,開啟協同育人新篇章。
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上海大學站簽約儀式
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教育及企業行業總經理黃薇表示:“近年來,英特爾與教育界伙伴緊密合作,以科技的力量助力中國的教育信息化轉型及創新人才培養進程。此次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是英特爾在推動AI創新人才培養領域的又一激動人心的實踐。通過該項目,英特爾將攜手生態合作伙伴持續推動產教融合,發揮科技與教育的疊加優勢,助力高校的AI創新人才培養,攜手擔綱化解人才培養難題的重任。”
過去幾年間,中國AI產業快速發展,到2030年,中國AI核心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10,000億元。在AI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AI人才需求呈現出巨大缺口。為響應《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推進產教融合型行業和企業發展,更好地發揮校企雙方各自優勢,深化教育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早在2020年11月,英特爾就與中軟協、百科榮創、加速科技、拉勾網聯合推出了“產教融合計劃”,為國內高等院校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課程、智慧教室、教師培訓、學生創新與競賽等眾多領域為高校的人才培養賦能。
作為“產教融合計劃”的重要落地項目,英特爾聯合中軟協共同推出了校企合作計劃——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旨在將高校與豐富且先進的英特爾技術聯系起來,為教育者、研究人員、大學生提供教學資料、硬件平臺、軟件開發工具、知識產權(IP)和產教融合數字資源,通過英特爾創新生態推動教育改革和AI產業人才培養。英特爾還將與中軟協、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及百科榮創、普開數據等生態合作伙伴一同在前沿研究、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產業對接、AI實驗環境建設等方面展開多方位合作,助力高校AI專業建設實踐和人才培養。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智能應用服務分會秘書長邱欽倫表示:“中軟協智能應用服務分會始終致力于搭建人工智能的創新研究平臺,推進行業人才標準建設服務和開展產學協作育人等活動。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是落實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舉措,期待未來能夠進一步帶動AI行業高尖人才培養,為推動AI產業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在部署AI解決方案的過程中,OpenVINO™工具套件以其“高性能深度學習推理,簡化開發、易于使用,一次編寫、任意部署”等優勢贏得了眾多開發者的青睞。OpenVINO™工具套件致力于幫助開發者在邊緣側快速實現高性能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的開發,是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幫助更多大學生開發者學習OpenVINO™工具套件,系統地了解基于Windows系統進行深度學習目標檢測算法從訓練到部署的完整流程,英特爾將聯合中軟協、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依托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項目,舉辦相關的AI技術沙龍活動,并推出由英特爾聯合中軟協及高校共同開發的基于英特爾OpenVINO™工具套件的AI視覺應用課程,以培養學生“人工智能+”的思維和興趣,將行業實踐帶入課堂。
圍繞該項目,英特爾還將向課程高校提供基于包括OpenVINO™工具套件在內的全棧技術、相關的英特爾產品組合以及未來技術與實驗結合的仿真設備。此外,英特爾還將與中軟協及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開展眾多合作項目:
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基地”,培養面向未來的應用人才,共同推動高校AI專業從理論走向實踐;共建“人工智能教師培養基地”,依托英特爾等人工智能企業的師資、設備和上下游資源優勢,開展校內外各項師資培養計劃以及青年教師下企業的“行業工程師養成計劃”,增加教師接觸行業最新技術的機會并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共建人工智能大學生企業實習計劃,為學生提供進入英特爾等人工智能領先企業實習培訓和參加實際生產項目開發工作的機會,同時提供獎學金計劃、校園大使計劃、領航者計劃等配套優質資源,充分發揮產學融合優勢,助力學生順利走完從“IT學子”到行業精英的就業、創業最后一公里。
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副院長李曉強表示:“很高興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首站落地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本次合作項目進一步將產業前沿知識與最新技術成果融入課程教學中,依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學生與行業的‘最后一公里’,為我國的AI產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未來,英特爾“AI賦能”大學計劃全國高校行將繼續發揮英特爾的技術創新與生態優勢,為地方政府、企業、高校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產教融合、生態共享、數字資源共享、多角色多方式的互動交流平臺,推動產教融合,助力高校AI專業建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