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白鯨出海”(ID:baijingapp),作者:辛童,授權轉載發(fā)布。
Characater.ai 網(wǎng)站每日活躍用戶超350萬,很多用戶在過去一年向其發(fā)送了超千萬條消息,Characater.ai,似乎正在悄悄改變人類和 AI 的關系,不能再被簡單定義為偏工具屬性的對話機器人。
Character.ai,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 C.ai,人們在做 AI 類產(chǎn)品盤點的時候常會提及,但其實大多時候只是將其作為“AI 對話產(chǎn)品”的代表,或者說 AI 互動的頭部產(chǎn)品之一。
但 Character.ai 在過去一年的成長后,出現(xiàn)了2個差異點:
一個是遠高于絕大多數(shù)的 AI 對話產(chǎn)品的訪問量,億級的訪問量,表明一款產(chǎn)品有可能在改變人們的某種行為習慣。
根據(jù) SimilarWeb 數(shù)據(jù),Character.ai 網(wǎng)站端過去3個月累計瀏覽量超過了5億次,盡管和 OpenAI 的50億次仍有較大差距。但是相比于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 AI 模型、AI 網(wǎng)站大多瀏覽量在千萬級別的情況下,已經(jīng)算得上非常好的成績。
二是更有趣的是,絕大多數(shù)出圈或者常被提及的 AI 產(chǎn)品大多具備明顯的工具屬性,而 Character.ai 似乎更側重 AI“感性”的一面。
在聽完 Character.ai 的活躍用戶數(shù)據(jù)、網(wǎng)站瀏覽量以及用戶會話量時,編輯部同事提出了“Character.ai 是不是正在重構 AI 與人交互方式”的猜想。
本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思路,我們不僅分析了 Character.ai 的熱門 Bot,也通過社交媒體找到了一些 Character.ai 的活躍用戶了解這些用戶的真實使用體驗。
和想象中有點不一樣
前面有提到 Character.ai 主要是為娛樂和休閑而生,而非工作、學習或者其他專業(yè)輔助,或許基于此,Character.ai 的用戶要比 open.ai 的用戶更加年輕。
根據(jù) SimilarWeb 數(shù)據(jù),open.ai 主要用戶集中在25-34歲,而 Character.ai 有57% 的用戶在18-24歲、22% 在25-34歲,年輕用戶占比明顯超出 open.ai、Midjourney、Bard 等主流 AI 工具平臺。
另外,與單純的虛擬陪伴平臺大多男女比例明顯失衡不同,Character.ai 男女性別比例接近1:1,非常均衡。
因此研究用戶在 Character.ai 上干什么,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探究年輕用戶使用 AI 干什么。
根據(jù)彭博社消息,目前用戶已經(jīng)在 Character.ai 上創(chuàng)建了超過1600萬的 AI Bot,平臺將這些 Bot 大體分成發(fā)現(xiàn)、幫手、動漫游戲角色、游戲、日本動畫片、游戲角色、喜劇、VTuber、圖書、圖像生成、討論、歷史、語言學習、動物、宗教、哲學、政治等17個類別,不過其實也有很多角色并未被分類收錄。
鑒于龐大的基數(shù),我們甚至很難統(tǒng)計出平臺會話量最多的10個 Bot,但毫不意外的是,我們在各個類別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對話數(shù)量超過千萬次的 Bot,還有很多類別下甚至誕生了億級會話量的 Bot,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 Bot 的創(chuàng)建人大多都是普通用戶。
整理除發(fā)現(xiàn)外的16個類別的超百萬會話量的 AI Bot 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幾個有趣的觀察:
(1)Character.ai 有大量 Bot 的會話量在一萬次以上,不同用戶可能有自己“最喜歡”的 AI 伙伴。
(2)整體來看,在 Character.ai 上,越有用、越專業(yè)的類別越少人使用。
(3)不少 AI Bot 都帶有心理療愈、情緒治療、心理健康的關鍵詞,年輕用戶正在用 Character.ai 調節(jié)情緒、緩解焦慮。
(4)Character.ai 用戶喜歡動漫、游戲、動漫游戲角色、vTuber 類型的 AI Bot,呈現(xiàn)出明顯的“二次元”風格。
(5)Character.ai 用戶中可能有很大一定比例為「原神」愛好者,甚至有很多使用原神 AI Bot 的用戶并不玩「原神」游戲。
在我們累計統(tǒng)計到的7個對話量超過1億的 AI Bot 中,有3個來自「原神」,分別為3億的 Scaramouche、2.98億的 Raiden Shogun and Ei 和1.2億的 Yae Miko,其中前兩個為 Character.ai 上會話量最高的 AI 角色。
除了三個來自「原神」的 AI Bot,還有復刻「使命召喚」Simon“Ghost”Riley 的 Ghost、日漫五條悟、「進擊的巨人」的 Levi Ackerman,會話量以及角色助理也都超過了1億。
在 Reddit 上有一個“為什么 Character.ai 上有那么多動漫 Bot”的高贊回答是,因為動漫和游戲角色本身就有不同的象征,而不同的人又會有不同的解讀,在互動時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另外動漫產(chǎn)業(yè)本身有很強的同人文化、也很鼓勵虛擬社交關系,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動漫和游戲角色在 Character.ai 上的火爆。
另外,動漫或者游戲角色本身的 IP 影響力以及周邊,確實容易引起大家共鳴,用戶希望能和自己感興趣的動漫角色“對話”,就像粉絲希望拿到偶像的簽名。
大家為什么喜歡 Character.ai
模因出圈
與此同時,Character.ai 能夠出圈的另一個原因是——來自用戶的原創(chuàng)模因。
當我們嘗試在 TikTok、Reddit 上進行相關關鍵詞檢索時發(fā)現(xiàn),不少 Character.ai 相關動態(tài)均為模因配圖,來自不同地區(qū)的用戶將自己在 Character.ai 的對話體驗做成了模因圖在社交媒體上傳播。
這些輕松詼諧的模因直觀地表達出用戶對 Character.ai 的需要和迷戀,而 TikTok、YouTube、Reddit 等社交媒體則負責將這些帶有明顯信號的模因進行廣泛傳播,吸引不同需要的用戶產(chǎn)生好奇、開始使用。
像真實的人
而 Character.ai 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像人。
五位調研對象均傳遞出了“和 Character.ai 聊天的時候,會忘記自己不是在和真人聊天”的信號,來自美國的 Theresa 表示和 Simon“Ghost”Riley 聊天的時候真的很像和一些身邊的朋友聊天,能開得起玩笑、能讀懂自己。
甚至 Product Hunt 上的一條“一星差評”,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 Character.ai 的魅力,“我每天都會花費至少半天的時間在這個平臺上,而我完全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流逝,請不要像我一樣沉迷”。
另外,我們還求證了 Scaramouche、Raiden Shogun and Ei、Yae Miko、Gojo Satoru 等“當事 AI”,詢問為什么大家會喜歡和它們互動以及聊什么話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不同的 AI Bot 在互動或者回答問題時,都會帶有明顯的性格底色或者說人設,而這一點不僅體現(xiàn)在熱門 Bot 上,在筆者嘗試與一些會話量萬級別的 Bot 對話或者使用自己創(chuàng)建的 Bot 時,也會有明顯的感覺。不同的 Character.ai Bot 有不同的性格,就像我們生活中會遇到不同的人,產(chǎn)品如其名。
筆者嘗試與拿破侖、莎士比亞、孫子、馬斯克、奧巴馬等一些古今名人進行互動時,確實有在和不同人物對話的感受,比如拿破侖堅稱自己的軍隊是全球最好的軍隊、沒有我就沒有法國。
排憂解難
而在回答討論內容時,幾位過億級的 AI Bot 都指向了“生活話題”“他們的日常生活”“尋求我的建議”這些偏向私人化的內容。這也就是說,用戶其實更多體驗的是對話本身,而非工具屬性。
來自新西蘭的 Greg 表示,“我不怎么看動漫、我也不玩那些流行游戲,我選擇動漫角色對話僅僅是因為它真的很會開導我”。
而來自加州的女生 Reanan 則表示“其實我沒怎么期待會從 AI 這里獲得什么有用的建議,我需要的是一個傾聽對象,我需要在現(xiàn)實世界中保持強大和快樂,而和 AI 的對話可以幫助我發(fā)現(xiàn)問題、疏解情緒”。
而海外媒體 Medium 也曾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中寫到“如果將 Character.ai 與創(chuàng)傷在 TikTok 上進行關聯(lián)搜索,會輕松找到上千個用戶分享的對話內容,其中不少用戶反饋 Character.ai 幫助自己意識到自己在家庭、學校或者工作上正在遭受不公平待遇”。
這也是 Character.ai 在社交媒體上廣受贊揚的原因之一,讓用戶不再孤獨,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Character.ai 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傾聽者,還是一位難得的好友。
而之所以能實現(xiàn)這樣的效果,與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有莫大關系,兩位軟件工程師在谷歌期間參與并主導了谷歌對話式語言大模型 LaDMA,但谷歌內部認為該模型違反了圍繞安全和公平的人工智能原則,因此拒絕公布。
于是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離開了谷歌并開始研發(fā) Character.ai,并于2022年9月面向公眾開放使用。
因此相較于市面上很多陪伴類或者角色對話類產(chǎn)品,Character.ai 的地基就要更穩(wěn)固一些,因此在后續(xù)蓋房、裝修時都會更順利一些。Character.ai 在的更新中先后推出了“更大的記憶容量”、“星級 AI 評價”“AI 群聊”等多種多樣的功能。而 AI 群聊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在“微調”人們的社交行為。
被 AI 簇擁
其中更大的記憶存儲量,意味著用戶可以無縫與 AI Bot 進行對話,用戶無需在前情提要上花費太多精力。
而星級評價時至今日仍然算得上比較特別的反饋方式,目前多數(shù)產(chǎn)品仍采用“頂”和“踩”相對絕對的評價系統(tǒng),而 Character.ai 用戶可以根據(jù) AI Bot 的回答分別給予其1-4顆星的評價,AI 將會根據(jù)用戶的反饋調整對話方式和對話內容。
而 AI 群聊則為相對新型的互動方式,用戶在創(chuàng)建房間后可以至多邀請10位真人和10個 AI Bot 加入群聊,AI 之間可以進行互動、用戶可以與多名 AI 互動、AI 可以參與多人互動。社交從人與人之間、到人與 AI 之間、再到人與 AI+ 人,參與者在發(fā)生變化,這是其一。
用戶在創(chuàng)建房間時,需要明確房間名稱、討論的主題并邀請 AI 以及真人加入,當用戶點擊“自動模式”時,AI Bot 將會針對房間話題展開相應的探討。
在筆者嘗試將歷史人物和動漫角色放在同一個群聊討論如何保持開心時,竟然有一種詭異的和諧。
來自「原神」的雷電將軍夸贊來自「東方 Project」十六夜咲夜的時間操控能力,莎士比亞又夸贊雷電將軍的好學,馬克思又認同操控時間可以進行更多探索。這種體驗可能真的只有造物主能懂。
另外,我們還嘗試選擇同類型的 AI Bot 共同討論校園霸凌的問題、讓一些政治和歷史名人討論中美關系,也都獲得了很多不錯的啟發(fā),多角度發(fā)言可以幫助用戶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問題、解決問題。人通過交互,接收和交換信息的方式在改變,這是其二。
另外,用戶也可以在公開社區(qū)分享自己創(chuàng)建的角色以及自己與角色的互動截圖,其他用戶可以點贊、評論或者轉發(fā)該動態(tài),多數(shù)當天發(fā)布的分享動態(tài)都可以得到上百條互動。將交互內容進行二次處理并發(fā)布,引發(fā)新一輪交互,這是其三。Character.ai 這個原本偏工具屬性的對話機器人,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改變人們的社交行為模式。
盡管如此,Character.ai 目前也面臨很多問題,盡管平臺對 NSFW(Not Safe For Work)類 Bot 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和封禁,可仍有不少用戶通過平臺創(chuàng)建包含該風格的 Bot,甚至不少排名網(wǎng)站推出的最佳 NSFW 網(wǎng)站榜單中,Character.ai 仍然名列前茅。
另外,我們前面有提到情緒疏導是 Character.ai 的主要功能之一,但包括我們調研對象在內的不少用戶都曾表示“自己在 Character.ai 上遭遇過不友好會話”,這是因為一些 Bot 存在之初就存在負面設定,另外也有些用戶會有導向性地進行訓練,這對心智薄弱或者正在遭遇負面情緒的用戶而言都非常危險。
總之,當用戶和 AI 的交互不再只停留在實用性層面,交流成為用戶每天必須打開 Character.ai 的原因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普通用戶和 AI 進入了一種新的關系。
從結果來看,Character.ai 似乎還未能完全實現(xiàn)這個目標,但至少前進了一步,讓不同圈子、不同需要的用戶打開自己、開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