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債務人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時,債權人是否可以直接請求第三人承擔責任?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裁判觀點·民事合同卷(上)》《中國民法典適用大全·合同卷(二)》《中國民法典適用大全·總則卷(二)》
轉自:法學45度(徐忠興綜合與修改)
本題涉及合同相對性規則與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制度的理解與適用問題。
關于合同相對性規則,原《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依法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處理。”后者對前者僅有個別文字修改,內容基本保持不變。
恪守合同的相對性是合同法的基本規則。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依法向對方承擔違約責,這體現了合同相對性原則,即合同效力僅及于合同當事人,在一方當事人因第三人原因違約時,因該第三人并非合同當事人,相對方不能要求該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而只能追究違約方的責任。
合同相對性規則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體的相對性,指合同關系在特定主體之間發生,非當事人一方的第三人不享有基于合同的請求權;二是內容的相對性,指合同關系之內容即合同主體所享有的權利或所負擔的義務,非當事人一方不得主張權利或負擔義務;三是責任的相對性,即違約方自負違約責任,不可推卸或因第三人原因免責,且只能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關于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制度,《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的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規定:“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兩條規定從侵權責任編的調整范圍和一般侵權構成要件的角度,都明確了侵權責任編保護的客體范圍是“民事權益”。表面上看,這與原《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六條的規定沒有任何區別,但實質上區別就在于,《民法典》是法典化的結構,關于民事權益的具體類型在總則編的“民事權利”章中作了明確列舉,在各個權利分編中進一步加以細化,只要按照體系化方法檢索相關內容,就能明確《民法典》規定的“民事權益”的具體內容,其范圍比原《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更加明確、具體、完整。原《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與原《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規定不同,在《民法典》總則編第五章“民事權利”中,除人格權、物權、知識產權等絕對權外,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款明確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同章第一百二十條規定:“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聯系這兩條規定以及侵權責任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作體系解釋,不難得出結論,《民法典》侵權責任制度保護的“民事權益”,包括各種類型的絕對權,也包括債權。民事權益受到侵害,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同一部法律的不同章節以及同一章節中使用的同一概念,其性質和內容應當具有同一性。因此,在債權受到侵害時,被侵權人可以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當然,侵權責任制度所規制的民事權益,原則上具有對世性,為公眾知悉,并成為使公眾負有注意義務之根據,否則,將難以對行為人的行為自由與對權利人的民事權益給予均衡保護。因為法律不能要求行為人對其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的客觀情況承擔注意義務。純屬當事人內部之間只具有相對意義的債權不在侵權責任制度的規制范圍內,原則上應通過違約責任制度去解決,僅在違約一方的違約行為同時導致另一方具有絕對權性質的維持利益受損害(如運輸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責任交通事故致被運送旅客的人身遭受傷害或者財產被損毀)時,才能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條關于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的規定,選擇違約(侵權)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故作為《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侵權客體的“民事權益”所包含的債權,應當特指第三人侵害債權,且對該侵權的第三人而言,該債權已克服了相對性,而具有了可以對抗第三人侵害的類似于絕對權對世性的性質。
解答本題的關鍵點在于原《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規定中的“第三人的原因”是否包括了“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
從立法上考察,合同相對性規則歷經了《經濟合同法》第三十三條、《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六條、《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到《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的立法過程。由于《合同法》未規定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制度,引起學者對我國法律體系中是否承認“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制度及《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中“第三人原因”是否包括了“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的探討和爭論。有學者認為,從該條文義解釋角度,因第三人違約時,該條只是規定了一方當事人應向非違約方承擔責任,并沒有說“只能由一方當事人向非違約方承擔責任”,并非完全嚴格的“合同相對性”。因此,該條并未排除非違約相對方向第三人直接求償的可能,并不構成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生產者向消費者承擔責任等制度障礙。
我們認為,違約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如果只要是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不管第三人原因的具體情況,都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則由于實踐中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的情況較為復雜,一概要求當事人一方承擔違約責任,可能對其過于嚴苛。故《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對因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所應承擔的違約責任作了適當限縮,將原《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條中“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修改為“應當依法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所謂“依法”,是指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的規定,即“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據此,債務人因第三人的原因違約而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的前提是債務人因第三人的原因違反了合同義務而構成違約。
如前所述,由于我國《民法典》已確立了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制度,在債權受到侵害時,被侵權人可以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因此《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規定中的“第三人的原因”并不包括“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并結合《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債務人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時,債務人應當依法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但有法律特別規定第三人也應對債權人承擔責任的,或者特別規定債務人不承擔責任的,依照該特別規定。
綜上,債務人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時,債務人應當依法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但在構成第三人積極侵害債權的情形下,債權人也可以直接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