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1月22日消息,近日松下全球CEO楠見雄規在接受媒體訪談時指出,松下電池業務的核心策略在于提升生產效率。此言論引發外界猜測,松下可能因應電動汽車市場需求的下滑而暫時擱置在北美建立第三家電池工廠的計劃。
此前,松下電池子公司Panasonic Energy曾宣布將在今年3月底前決定是否在北美建設第三座工廠。然而,楠見雄規的最新表態似乎為這一計劃增添了變數。他強調,松下會審慎評估市場狀況,并在“適當時機”做出決策。楠見雄規說:“在決定建立新廠之前,我們必須深入思考如何提高現有工廠的產量?!?/p>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這一策略調整與北美電動汽車市場需求的變化密切相關。近期,通用汽車、福特等知名汽車制造商因市場需求下滑而紛紛調整生產計劃。在此背景下,松下重新評估其在北美的電池工廠擴張計劃也就不足為奇了。
目前,Panasonic Energy已在內華達州設有一家電池工廠,并在堪薩斯州開建了第二座工廠。去年12月,該公司宣布放棄在俄克拉荷馬州建設新廠的計劃。按照既定規劃,堪薩斯州工廠投產后,Panasonic Energy的汽車電池年產能將達到80吉瓦時,并計劃在2031年初將總產能提升至200吉瓦時。
面對市場變化,楠見雄規透露,他已指示Panasonic Energy優先考慮利用現有資源提高產能,而不是急于選定第三座工廠的位置。他認為,集中資源建設更少數量的生產基地有利于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同時,通過改進生產流程如機器維護等環節,公司有望進一步挖掘產能潛力。楠見雄規承認,在任何行業中,商業環境的變遷都可能導致計劃和執行的延誤與調整。
盡管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總體呈現增長趨勢,但美國和歐洲等關鍵市場的需求已出現放緩跡象,且利潤空間未達行業預期。利率的上升使得許多中等收入消費者難以承擔電動汽車的費用,同時他們也在期待市場上出現價格更為親民的車型。
在此形勢下,楠見雄規表示,Panasonic Energy將致力于通過提升自身制造能力來實現盈利目標,而非過度依賴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所提供的政策激勵。該法案通過一系列激勵措施旨在推動美國本土電動汽車、電池及原材料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