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1月24日消息,近日,金融分析師丹?奈斯泰特在X平臺發表文章,深入探討了臺積電3nm工藝對其營收產生的深遠影響。盡管2023年四季度,臺積電的出貨量相較2022年同期出現了顯著下滑,由370萬片降至296萬片,但令人矚目的是,其12英寸成品晶圓的平均售價卻逆勢上漲,從2022年四季度的5384美元攀升至6611美元,增幅高達22%。
奈斯泰特指出,當前半導體市場正處于低迷狀態,自2020年以來,晶圓出貨量首次跌破每季度300萬片的關口。然而,臺積電憑借其領先的N3工藝技術,成功維持了晶圓平均售價的穩定,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另一位來自伯恩斯坦研究機構的分析師Stacy Rasgon也持有類似觀點。他認為,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價格的上漲,而非出貨量的增加。從2019年至2023年,芯片總出貨量實際上呈現下降趨勢,但平均售價的顯著上漲為芯片制造商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增長。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工藝節點技術也推動了晶圓價格的持續攀升。
此前,臺積電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合并營收達到約6255.3億元新臺幣,凈利潤約為2387.1億元新臺幣。在技術構成方面,3nm制程技術在該季度為臺積電貢獻了15%的晶圓總收入,而5nm和7nm技術則分別占據了35%和17%的份額。總體來看,先進技術(7nm及以下)占據了臺積電晶圓總收入的67%,凸顯了公司在高端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