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產業園區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變化性顯著增加,行業內部的競爭態勢也日趨激烈,產業園區必須要積極主動地進行創新以實現“成功突圍”,數字化與智能化勢在必行。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和網信辦發布《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以“上云 用數 賦智”的六字方針,指引各行業各領域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也為產業園區的發展升級指明了方向。
從“上云用數賦智”來看,數字化和智能化對于園區發展而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可以將其合稱為數智化創新。概括為以下4個關鍵詞:
01集約增效
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企業“上云”基礎工作。平臺企業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提供多層次、多樣化服務,減成本、降門檻、縮周期。
02技術驅動
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發應用,支持探索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創新,鼓勵代碼、平臺開源開發。
03平臺驅動
完善數字基礎設施,促進產業中臺,共享中臺平臺業務資源。引導平臺企業整合資源,鼓勵以區域、園區為整體,共建數字化技術平臺。
04促轉型
平臺企業開展生成加工等核心業務環節數字化轉型,對中小型企業開展低成本、低門檻、快部署服務,賦能中小企業轉型。
在此背景下,園區數智化創新如何建設呢?
通常來說,產業園區從初創建設期到成熟運營期,會經歷三個典型的階段(如下圖所示)。
目前,園區呈現從“開發商模式”往“產業服務商模式”加速轉變的趨勢,讓越來越多的頭部園區企業在其規劃的新戰略發展方向里,提出了要提升產業服務等戰略新興業務的權重,從“重資產”向“輕重并舉”或“輕資產”轉型的模式。
借助青云科技(qingcloud.com,股票代碼:688316)旗下光格網絡在園區數智化建設方面的經驗積累,總結了以下幾點可行的園區數智化建設思路: 建設人性化園區。諸如:智能門禁、訪客管理、智能停車、企業智慧應用等;建設園區數字化平臺。諸如:企業入駐流程管理、服務調度、招商引資等;建立完整的園區數據生命周期管理。諸如:為企業提供大數據服務、企業客戶管理、實現園區上下游企業打通等;最終建立園區的大數據平臺,實現園區可視化、智慧化、多園區統一管理。
青云科技光格網絡如何助力園區進行數智化建設?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無論園區數智化建設的哪一步驟,都離不開“數字化基礎設施”這個底座。沒有“數字化基礎設施”這個底座,園區數智化建設無疑是空中樓閣。
青云科技光格網絡的“分布式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底座問題而生的。首先,擁有液冷智能邊緣云數據中心---構建綠色低碳園區數字化基礎設施。“液冷智能邊緣云數據中心”產品采用先進浸沒式液冷技術,高度集成了機柜、供配電、散熱、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基礎設施打造一體化邊緣數據中心,無需土建,一體化快速交付,一站式快速建立數字化計算硬件平臺,實現“碳中和”。
光格網絡的液冷智能邊緣云數據中心可以隨處部署在園區、企業空曠場地,便于維護,低成本、短周期的為園區智慧化轉型、企業數字化建設提供硬件技術平臺。其次,擁有全棧邊緣云,助力園區企業數字化轉型。光格網絡的液冷智能邊緣云數據中心產品,不僅提供單純的計算硬件,同時集成青云科技統一架構的云平臺,可以快速搭建邊緣云、本地云,構建園區數智化建設的平臺層和資源層。
通過統一架構的云平臺,構建開放園區的數字技術平臺,實現園區智慧化運營,幫助園區實現數據生命周期的管理。園區內的企業也更便捷、更低成本地獲取智能云服務,實現產業園區的智慧化升級。再就是,擁有分布式云網一體化,打造全域云,實現統一協同的園區數智化平臺。園區的統一數據平臺,涉及多園區/多區域的互聯、統一管理。對此,光格網絡提供一整套云、網、邊、端一體化構架下的分布式云計算解決方案,實現中心云、邊緣云、本地云(園區共建)之間構建統一、協同、聯動、高效的業務環境,實現園區、企業業務規模無縫擴展,賦能企業轉型。
此外,光格網絡的分布式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構建安全、高速、穩定的廣域網絡連接,實現從中心云端到邊緣云/本地云、多園區邊緣云的多向延伸,打通業務數據,實現業務聯動,最終實現將區域、園區融為整體,企業“上云”資源與業務資源共享;光格網絡的分布式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零信任的SD-NaaS網絡,保障園區IoT平臺的安全,幫助園區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打造支撐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IoT平臺,探索園區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新模式和新業態。
與園區而言,光格網絡能夠為園區數智化建設降低運營成本,提供統一運營管理,降低后續使用成本;以數智化平臺技術為核心,助力園區招商引資;引導服務模式創新,為園區企業提供新型服務,吸引企業入駐;將園區傳統服務與寬帶、應用、信息化服務相結合,開創園區運營的新型商業模式、盈利途徑。
與企業而言,統一數智化平臺,降低成本。借助光格統一數智化平臺,園區企業能夠以租代建,節約成本;無需聘請專業IT人員,降低后續運維成本。企業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所需的特色SaaS、安全服務;實現近端接入,使用體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