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腳步悄然而至,那暖陽照耀著大地,喚醒了沉睡一冬的生命。天氣慢慢變暖,人們也逐漸脫掉厚重的冬衣,這時候,“春捂秋凍”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要春捂,到底要捂哪里呢?
一、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春捂秋凍”是我國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智慧,意思是說: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shù)匚嬉稽c、凍一點,有利于身體健康,不容易生病。
“春捂”,是指春天氣候乍暖還寒,早晚及室內外溫差大,加之常有春寒侵襲,若過早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引發(fā)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因此春天尤宜注意防風保暖,衣服宜漸減,不宜驟減。
通過“春捂”的方式,人體能夠逐漸適應氣溫變化,提高自身抵抗力,預防疾病。但是過猶不及,“春捂”也要講究一個度。
二、“捂”哪里呢?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可是,具體要捂哪里呢?“捂”的方法和位置都很有講究,不只是“不減衣服”這么簡單的事。
1、大椎
也就是我們的頸部,頸項部有風池穴和風府穴,是容易中風邪的地方。保護好頸項部,可以避免風邪侵襲,建議根據(jù)溫度戴好圍巾、帽子。
2、腹部
主要是捂肚臍,肚臍又叫神闕穴,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肚臍部位的保暖。
3、腰背部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出現(xiàn)腰部酸軟怕冷、尿頻、易于疲勞的癥狀。早春的時候要少露腰。背部受涼會容易導致感冒。
4、腳部
寒從腳起,腳在人體最低位,血液循環(huán)也比較差,容易被寒氣入侵,引起頭暈、畏寒等。因此,襪子、鞋子需要穿得暖和些。
三、怎么捂?
福氣多的電熱披風(肩頸背心),采用國外先進的溫熱控制技術,開機后通過玉石珠傳導熱量,幫助緩解肩、背部的疼痛和僵硬感,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肌肉疲勞。且均勻發(fā)熱;而且加熱之后也不會過分悶熱,使用者可以根據(jù)需求隨意調節(jié)溫度,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電熱披風的前襟和后背還貼有天然的岫玉片,加熱后對前胸部的乳腺組織和后背都有一定的好處。
通常,春分之后的10—15天,就是春捂的時間,老人、孩子和體弱多病的人,可以適當增加春捂的時間,兩周左右。
當然,春捂也要視具體溫度來定。如果晝夜溫差大于8℃,且氣溫還沒有持續(xù)穩(wěn)定在15℃以上,就應該適當捂一捂。如果氣溫已經(jīng)高過了15℃,那就要及時減少衣物,否則超出身體的耐熱限度,也對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