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29日刊發文章《AI成跨境電商運營利器外貿涌現“新氣象”》。文章稱,“春節期間我們獲得了超過45萬元的訂單!”談起開年以來的訂單情況,廣州鑫飛揚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國際站運營負責人車青梅難掩興奮,“春節期間,國際站上的海外客戶詢盤一直不斷,白天員工直播,晚上我們利用AI數字人直播,全天候在線直播帶貨。”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AI)成為跨境電商人的運營利器。專家表示,AI技術將與外貿深度融合,深刻改變傳統外貿方式。伴隨跨境電商持續快速增長,新技術、新模式與外貿的深度融合發展成為新亮點,外貿“新氣象”將不斷涌現。

新工具加持
廣州鑫飛揚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服裝企業提供柔性定制印花設備的國際站商家。公司于2018年開始做跨境電商,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和北美,今年逐步擴展到亞洲和非洲。“我們在阿里國際站一共有3個店鋪同步做跨境業務,剛開始的時候摸不著門道,2020年開始,跨境電商生意越來越好,銷售額也在逐年增加。”車青梅說。
“去年9月份開始,我們接觸到AI工具,10月份正式將AI作為日常工作的輔助工具。”車青梅回憶說,“我們利用第三方公司的AI工具生成數字人,幫我們在非工作時間進行直播帶貨,并設置關鍵字進行簡單回復,之后我們就能夠人工進行進一步對接。”
讓車青梅驚喜的是,通過使用AI直播,下單客戶明顯增加。
不僅是車青梅,青島東方世茂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乃墩也對AI贊不絕口。一個多月前,王乃墩試用了OKKI AI迭代版,在嘗試完寫開發信、一鍵跟進、溝通質檢等一系列功能后,王乃墩把它列為了“外貿人AI工具的不二之選”。
“有了OKKI AI后,公司的管理效率提升了30%,過去因為不確定性原因而流失的客戶,現在也有了轉機。”王乃墩說。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表示,在AI等新技術加持下,數字外貿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展望未來,AI技術將與外貿深度融合,深刻改變傳統外貿方式。
新模式助力
除了使用新工具,“全托管”“半托管”等新模式為跨境電商在海外開疆擴土立下“汗馬功勞”。
2月20日,TikTok Shop全托管情人節大促收官。美國市場支付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長116%,內容場GMV增長117%,商城場GMV增長110%,超級單品GMV增長167%;英國市場支付GMV增長137%,內容場GMV增長151%,商城場GMV增長138%,訂單量增長132%。
不僅是TikTok Shop,在“全托管”模式下,各平臺單量飛漲。據貨運咨詢公司Cargo Facts發布的最新數據,SHEIN、TEMU、速賣通和TikTok每天向海外運送超過10000噸貨物,具體而言,TEMU每天發貨4000噸,SHEIN每天發貨5000噸,速賣通每天發貨1000噸,TikTok每天發貨800噸。
開年以來,“半托管”模式席卷各大平臺。1月4日,阿里速賣通宣布全面上線半托管,連續兩周一彈接一彈重金補貼,投入力度之大,引發跨境賣家熱議,速賣通半托管的熱度迅速上升。很快,阿里國際站也在B2B外貿領域推出了“半托管”模式,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德國、法國6國正式上線半托管業務。據了解,上線第一天即有大量半托管商家已經開始出單。緊隨之后,TEMU在1月下旬也宣布開啟半托管。
“相較于一站式運營的全托管,半托管最大的價值在于給了所有新老商家多一個選擇。”一位商家表示,“賣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保姆式的全托管服務;或者當具備海外發貨能力的時候,有更加靈活的半托管服務可供選擇,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在海外的資源稟賦。”
新舉措醞釀出臺
跨境電商依托靈活、高效、韌性的供應鏈,成為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新動能。據海關總署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比全國進出口增速高出15.4個百分點。其中,跨境電商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
跨境電商主體不斷增長。數據顯示,現在全國有外貿進出口實績的企業64.5萬家,其中跨境電商主體超過10萬家。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跨境電商以高成長的確定性積極應對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彰顯巨大的市場活力和增長韌性。
“今年,要繼續培育跨境電商這個外貿新動能。”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日前表示。
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新舉措正醞釀出臺。據王受文介紹,2024年,商務部將推出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加強跨境電商行業交流培訓,推動出臺《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