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創造出一杯好牛奶?成立于 2016 年的認養一頭牛以長期的養牛經驗給出了自己的結論:“奶牛養得好,牛奶才會好”。
從躬身入局,到在乳業行業中強勢破圈,認養一頭牛用了不到 5 年的時間。而鮮有人知道,在此之前,認養一頭牛經歷了一段漫長的“蟄伏期”。
在那一段時間里,創始人徐曉波曾一頭扎進牛棚,聯合創始人姜克奇,更是和父母妻子一同把家從浙江搬到了河北故城的牧場,專心做起了養牛人。
從引進優質牛種、先進設備,到摸索一套科學養牛的管理體系……不疾不徐的認養一頭牛在競爭激烈中國乳制品紅海市場中撕開了一道口子,透過這道口子,國潮時代下的“新養牛人”故事才剛剛拉開序幕。
先養好牛 再造好奶
這是這家新銳乳業公司獲得飛速成長的底層邏輯。
中國乳制品行業是一個龐大市場。根據Euromonitor統計數據顯示, 2019 年中國乳制品消費市場規模突破 4000 億元,到達了4196. 3 億元。
大市場中有大企業,還有很多主攻區域市場的知名乳企,整個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狀態。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一家后起之秀能夠破圈而出,需要真功夫。
認養一頭牛切入乳制品市場,并非直接在“奶”上做文章,而是在“牛”身上下了硬功夫,通過在“養牛”上的全力投入,從而打造一杯好牛奶。
2014 年,認養一頭牛創始人徐曉波投入自有資金4. 6 個億建設首個康宏牧場,而在此之前,他已訪遍國外包括美國、澳洲、以色列等養牛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跑遍了中國幾乎所有適合養牛的地方。
徐曉波得出的結論是,一杯真正的好牛奶,關鍵在于奶牛,相比國內下游乳制品而言,上游養牛產業更需要改造,同時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2014 年,徐曉波在河北故城建立了一座現代化牧場——康宏牧場,并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出一套現代化養牛經驗,并提出 “以牛為本”理念,奶牛舒適度成為牛是否養好的一個重要指標。
2017 年,康宏牧場成為“國家農業部奶牛標準化示范場”。 2021 年,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關于認定第十一批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公示名單,康宏牧場再上榜單。
到目前為止,認養一頭牛已將先進養牛經驗復制到七座完善的現代化牧場。從上游養好牛,到下游賣好奶,認養一頭牛正在將理想變為現實。
“奶牛養得好”是認養一頭牛能快速發展的根基。而社交媒體紅利浪潮的到來,則給認養一頭牛插上了起飛的“翅膀”。
在傳統乳制品行業中,線下渠道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傳統大品牌在線下積淀深厚,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壁壘,新生品牌如果在此與之爭鋒,幾無勝算。
從眾籌賣出第一杯奶開始,認養一頭牛將市場重心放在了線上。在常規認知里,牛奶消費主要集中在線下場景中,超市、賣場、便利店是牛奶購買的重要場所,可以說,在線上賣奶本身就是一個大膽而又極富挑戰的想法。
但也正是這種創新式打法,讓認養一頭牛迅速在社交媒體快速破圈,其產品品質和獨特的養牛理念獲得眾多消費者認可,成為乳制品行業中一個非典型的現象。
認養一頭牛 2018 年正式入駐天貓。 2020 年天貓 618 期間,認養一頭牛品牌整體成交同比增速超600%,天貓旗艦店成交額登頂行業TOP1; 2020 年雙 11 期間,認養一頭牛成為天貓乳品行業首個銷售額破億店鋪。
客觀地看,認養一頭牛的快速“破圈”不僅與其“奶牛養得好,牛奶才會好”的品牌理念密切相關,新消費時代帶來的消費趨勢變化也是重要的驅動力量。
在新消費時代, 80 后、 90 后群體正在成為中國消費主力軍。與 60 后、 70 后相比,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的新一代消費者更關注自身獨特的消費主張和個性化需求,價值認同正成為主流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紐帶。
而借助社交媒體走紅的認養一頭牛與網上消費者有著天然的“親密感”,并不斷通過與消費者的溝通加深價值認同,其“養好牛、產好奶”的產品核心價值逐漸獲得消費者認同。
認養一頭牛將每月的 26 日定為會員日,會員家庭可以來到公司參觀,也可以參與到新產品的研發當中。認養一頭牛推出的A2β-酪蛋白純牛奶,便是在線上與線下消費者的嘗鮮、交流與討論下誕生的。
除此之外,認養一頭牛還通過線上活動“跨界吸睛”。比如,聯合敦煌博物館和保利文創,推出“認養奶卡-神獸守護卡”,強化品牌認知。與喜茶、康師傅等品牌跨界聯名,推出場景化創新產品,觸達更多的消費群體。
實際上,每一家企業的快速成長都無法擺脫時代、趨勢的力量,在趨勢的力量上做加法,做乘法,才是新生代公司突破成長的關鍵。
堅持養牛的“長期主義者”
細品這個新銳品牌快速成長的背后,實則是一位把養牛這件事情堅持下去的“長期主義者”。
認養一頭牛創始人徐曉波說過一句話,簡單的事情已經被人做完了,要做就做難的事情、對的事情,才有機會成功。
這家企業從零起步,開始養牛,本身就是難的事情。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認養一頭牛從養牛開始,逐步切入乳制品行業,是需要長期主義的堅守。
產品走紅的背后往往有很多人們看不見的力量在支撐,在消費者品嘗每一杯好奶的背后,也有無數養牛人的堅守和付出。
聯合創始人姜克奇認為,養好牛就要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做好,最終才能把養牛這個事情做好。
這位年過五旬,從公務員辭職創業的新養牛人的觀點,代表了認養一頭牛在養牛上的態度,“(養牛)當真正做起來時,面臨的困難遠比想象中多。”
但是困難的事情往往是最有價值的。從中國產業發展的邏輯來看,消費市場之大令外界艷羨,但消費市場競爭之白熱,也逐年遞增,產業鏈向上游延展勢在必行。
從乳制品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講,奶源的保證和可控越來越成為乳制品企業關注的焦點。一杯好奶的背后,必然要有一個好的源頭。產業鏈的競爭最終與奶源的競爭已密不可分。認養一頭牛從養牛做起,實際上是把最困難的事情先做了。
除了奶源端的重點建設,認養一頭牛已形成從養牛到乳制品加工、飼料加工、產品銷售的現代化全產業鏈模式。
2020 年 10 月,認養一頭牛智能工廠正式建成,共設計建造了 7 條全自動生產線,日處理能力高達 500 噸。工廠采用全球先進的設備和工藝,罐裝環節全程無菌和智能化。
2021 年 4 月,認養一頭牛完成了由KKR和德弘資本聯合領投的新一輪融資,這家品牌宣布,此輪募集的資金將繼續用在引進優質牛種和產業鏈數智化建設中。
在養牛這件“大事”上,認養一頭牛一直秉承著堅持不懈的態度,從源頭去解決消費者的需求,用秉承創業初心,獻上一杯高品質好奶。未來,在產業鏈的長期堅守下,在社媒的創新探索下,必將給認養一頭牛帶來新的美麗風景和增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