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作者:懂懂筆記,授權轉載發布。
打投倒奶、老賴之子、塌房不斷,近幾年里大紅大紫的內娛選秀綜藝,如今可謂是“五毒俱全”、頻繁遭遇口碑滑鐵盧。盡管內娛選秀綜藝的“瓜”越來越大,但似乎并不妨礙狂熱的粉絲為愛豆繼續瘋狂應援,催生出諸如控評、刷量等大量“飯圈”亂象。
六月中旬,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開展為期2個月的“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目的就是重點打擊誘導未成年應援集資、投票打榜,以及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侵犯隱私、雇用網絡水軍“養號”控評等等行為。
誰能想到,這一番整治行動,竟然引發了一輪明星收藏卡的拋售現象……
“Z世代”追星,深陷內娛“卡坑”
有幾位內娛狂熱粉絲告訴懂懂筆記,近期整治“飯圈”亂象的消息一出,二手電商平臺上便出現了大量商家低價拋售內娛選秀愛豆的周邊,尤其是明星收藏卡,拋售現象明顯。這其中,不乏有平日里“藏身”粉絲隊伍中的黃牛黨。
明星收藏卡的拋售讓深陷“卡坑”的追星者頓時感到無所適從:究竟是趁低價購入,還是跟風拋售手上的卡片,趁早回血?
“和早年的韓娛卡、港臺明星閃卡一樣,內娛明星收藏卡其實也是通過抽取的方式獲得?!?7年出生的李佳佳(化名),是一名典型的“Z世代”追星族,她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關注內娛選秀,更熱衷買愛豆周邊,尤其是收藏卡。
“相比起韓娛、早年的港臺明星卡,內娛官方發行的明星收藏卡價格不貴,往往花一、二十元,便可在電商平臺上購買到正品明星收藏卡盒,一盒二三十張卡片,卡片等級、明星隨機抽。”
李佳佳表示,粉絲們收藏的明星私服卡、R資料卡、SSR簽名卡等,是否能抽到自己擔(喜歡)的選手,基本上全憑運氣,這同時讓收藏卡有了一定價值,吸引了大量黃牛倒賣收藏卡。佳佳透露,早期自己憑運氣抽卡,經?;松锨г?,仍集不齊喜愛綜藝選手的全套卡片。
因此,和其它深陷“卡坑”的追星族一樣,她開始從黃牛手中購買明盤收藏卡。
相比憑運氣抽收藏卡,明盤卡片可挑選明星、卡片類型,價格自然也比抽卡更加高,“不太火的選秀選手會便宜些,幾十元一張,熱門選手卡片價格,可能高達幾百元?!?/p>
為了收藏其所追隨的幾位選手,不同等級的全套卡片,佳佳前后投入了將近萬元,對于月薪只有四、五千元的她而言,著實是筆不小的開銷。周圍個別不喜歡追星的朋友,對其集卡氪金的行為也是相當的不解。
在豆瓣“虧錢小組”里,懂懂筆記也發現不少深陷“卡坑”的“Z世代”用戶,自稱買了好幾百張內娛明星卡,花費數萬、十多萬元的用戶不在少數。由此可見,除了選秀打投、花式養娃、集資刷量之外,“Z世代”對購買明星收藏卡,也有十足的沖動以及盲目。
“可是現在算怎么一回事?二手電商平臺都在拋卡片,價格也已經跌了一大截。”最近,佳佳同樣發現有商家在二手電商平臺上拋售內娛選手收藏卡,曾經要一、兩百元的SSR卡片,如今只要二、三十元一張。
這番情景讓曾經花大價錢購買、集齊選手收藏卡的她,倍感“血虧”和無可奈何,甚至萌生了退圈的想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眾多商家、黃牛集體低價拋售收藏卡?背后凸顯出什么樣的行業亂象?
明星“塌房”頻頻,黃牛不敢“捂卡”
“放心吧,內娛(明星收藏)卡不會有假的,因為犯不上去造假?!?/p>
懂懂筆記在二手電商平臺上聯系了幾位低價出售內娛選秀明星收藏卡的商家。當詢問商家收藏卡價格如此低,是否為正品時?一位昵稱為“小絆”的商家回答稱,這東西不會有假貨。
據小絆透露,她除了兼售所謂稀有的內娛明星收藏卡之外,同時有代購韓娛周邊、韓娛明星卡業務。受疫情的影響,目前她主要從香港以及澳門,代購韓娛周邊、卡片,“BLACKPINK(韓國組合)的收藏卡最近需求量都是最大的,價格也不低?!?/p>
據她介紹,相比日韓明星收藏卡,國內明星,尤其是內娛選秀節目選手的收藏卡,實際的收藏價值并不算高,作為商家(即粉絲眼里的黃牛)她并不太喜歡倒騰內娛卡,原因在于內娛明星收藏卡,一不小心便會爛在商家手里。
“收卡也都是有成本的,一般都是從粉絲手里收購的,有的粉絲抽到了稀有卡片,但并非自己喜歡的選秀選手,于是出售回血,以便繼續購買抽取喜歡選手的收藏卡。”據她介紹,類似的收藏卡即便是稀有,收購價格往往也只是十幾元、二十元一張。
千金難買心頭好,商家收購收藏卡之后,往往都會以上百元、甚至幾百元的價格,出售給喜歡該選手以及有集卡需求的追隨者。只不過,由于內娛明星走紅的周期有限,其收藏卡價格往往難以像日韓一般持續走高。
“越稀有的收藏卡越有價值,所以收購之后需要捂一段時間,可內娛卡不能捂。”小絆告訴懂懂筆記,一張韓娛熱門組合的收藏卡,捂上半年價格至少可以再加一個零,可內娛卡捂得久了,有可能等到的是選手“塌房”(負面導致人設崩塌)的消息。
一旦明星“塌房”追隨者棄之而去,再怎么稀有的收藏卡注定也賣不出好的價格。因此,商家從收購至出售內娛卡的周期,通常只有一、兩星期,但凡有一點利潤空間,便趁早出手了。
如果一、兩星期之后收藏卡仍未售出,商家便考慮要降價,降低持有的風險了,“最近不是要整頓飯圈嗎,所以商家也都怕了,害怕回頭手上收藏卡所對應的選秀明星,會出現什么樣的負面消息,即便是粉絲作死,賬也算在明星頭上。”
小絆解釋,最近一周來商家都下調了內娛明星收藏卡的價格,有的甚至是虧本出售,只求能趁早出售,避免收藏卡爛在自己手里。如今,她手里仍有三百余張稀有收藏卡,幾乎都是以十幾、二十元的成本價在快速拋售。
可見,內娛小鮮肉明星尤其是選秀選手,走紅的周期最短的往往只有幾個月,而最長的也不過一、兩年,有些時不時還出現令人瞠目結舌的負面消息,面臨“塌房”的危機。于是乎,諸如明星收藏卡一類的選秀周邊產品,注定也難以有較高的炒作空間、收藏價值。
而與此同時,懂懂筆記更是發現,在電商平臺上,低價出售內娛明星的收藏卡的,除了有商家(黃牛)之外,甚至還有自稱“回血”的粉絲,其卡片售價更是低到離譜,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內娛“快餐”偶像,紅得快涼得也快
“回血,不重復SR、SRR卡隨機,40元25張?!?/p>
一位昵稱為“NANA”的用戶告訴懂懂筆記,她之所以以低價格出售內娛收藏卡,原因十分簡單,純粹是對于該選秀明星“不愛了”所以低價出卡,以便快速回收資金。折算一下,每張“稀有”的收藏卡價格僅1.6元。
在一番追問下,NANA透露,她從瘋狂收集該明星的收藏卡在到如今超低價售卡,僅僅過去不到一年。至于當初為何喜歡這位選秀明星,她的回答也令人無語:可能是因為顏值吧。
“有什么辦法,擔了一段時間之后,發現無感,想要脫飯,自然先出掉周邊咯?!?/strong>她告訴懂懂筆記,在周圍朋友當中,因為腦門一熱而追星之后迅速脫飯的例子,并不罕見。
在豆瓣上有一則關于“追星周期”的調查帖子下,大部分“Z世代”追星族都表示,自己的追星周期往往在半年到一年之前。更有一部分的追星族“多擔”好幾位明星,追隨明星的周期最短的只有幾周時間。
追星的時候異常狂熱,脫飯的時候頭也不回,拼命拋售明星周邊以求快速回血,恰恰是“Z世代”追星時最為真實的寫照。
然而,當“Z世代”發現“不愛了”之后,低價拋售明星的周邊回血,目的并非是完全退坑。
“回血肯定是要應援、買新的周邊呀,最近擔另一位(明星)了,很正常的呀。”NANA表示,倘若“Z世代”有新“擔”的內娛明星,出掉“前擔”的周邊回血,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有資深的“飯圈”人士告訴懂懂筆記,相比85后、90后追星(一追便是好幾年),如今的“Z世代”追星周期普遍都并不長。尤其快餐形態下的內娛選秀明星,粉絲“擔”的周期均十分短暫,其中原因自然是內娛明星頻繁“塌房”所致。
更關鍵的,近幾年內娛綜藝、選秀節目批量培育選手新星,且投入精力分散,導致內娛明星紅得快、涼得也快,徹底淪為“快餐式”的偶像。該人士甚至指出,內娛選秀的新星,普遍缺乏真才實學,走紅的原因也都靠制造輿論和噱頭。
這種情況下,只要負責批量“生產”明星的選秀官方、經紀公司投入的宣傳和造勢力度小了,選手的話題熱度立馬下滑,其粉絲的關注度也會讓其它“脫穎而出”的新星搶走,“選秀方自然是喜聞樂見,錢是要分批掙的,無論誰火,都是官方、資本獲利。”
有數據顯示,縱觀內娛選秀鼻祖《超級女聲》誕生至今的十七年間,內娛選秀節目選手逐漸呈現低齡化趨勢。部分內娛選秀選手本身便是“Z世代”,自然也吸引了同為“Z世代”用戶群的關注,間接造成了“Z世代”追星“喜新厭舊”的現象。
只是,內娛亂象全是明星的錯嗎?或許并不全是。
明星只是選秀節目的工具,用于收割流量、粉絲的金錢,從“打投倒奶”背后的規則中可見一斑。有關部門大力整治“飯圈”亂象的重點,除了粉絲的不當行為之外,或許也應該查一查選秀平臺以及明星背后機構,為了選秀不按規矩的出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