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生鮮電商賽道,終于跑出了上市玩家。 2021 年 6 月 9 日,叮咚買菜遞交招股書,開啟了前置倉模式上市之路。
作為生鮮電商賽道的頭部玩家,上市并不是終點。在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賽道,還是看誰走的更穩固、更有潛力。
6 月 30 日,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在紐交所上市,開盤時漲超19%,上市第二天盤中漲幅一度接近100%,如今叮咚買菜股價相較于上市時漲幅為22.6%,二級資本市場投資者還是很看好叮咚買菜。
這與叮咚買菜自身實力有關,身為前置倉的領先者,叮咚買菜的底盤更加穩固。
根據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 2019 年、 2020 年營收分別為38. 8 億元、113. 36 億元(約17. 3 億美元);叮咚買菜 2021 年第一季度營收為 38 億元(約5. 8 億美元),上年同期的營收為 26 億元。叮咚的買菜的營收增長迅速,具有長線發展價值。
一級資本市場對叮咚買菜也極為青睞,從融資歷程上來看,叮咚買菜的投資者有很多知名機構、投資人。據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叮咚買菜上市前共有 10 輪融資,僅今年就獲得 7 億美元D輪融資和3. 3 億美元D+輪融資,背后投資者不乏今日資本、軟銀愿景基金、紅杉資本、Tiger Global Management等明星投資機構。
營收增長迅速,加上一級市場知名投資機構背書,叮咚買菜自然就很容易獲得二級資本市場投資者認可。
而且生鮮電商上市不僅僅是企業本身的增長需求,同時也是市場對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考量、推動。據艾媒網數據顯示, 2020 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到62.9%的增長,達2638. 4 億元,并且 2021 年有望突破 3000 億元,未來有持續增長的趨勢。
在對前置倉模式的考量中,社區團購成為投資者為其預設的主要對手。 2020 年因疫情黑天鵝,社區團購在市場中又掀風口,很多投資者認為生鮮電商的風口與社區團購重合。部分投資者基于規模、價格等方面的判斷,悄悄給前置倉模式打了低分,但是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與社區團購很難直接進行比較,因為二者本身是兩種不同的模式。
社區團購采用的是“預售+自提”的模式,當日下單,次日用戶去自提點自提,消費場景其實是線上+線下場景結合;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配送模式為送貨上門,像叮咚買菜 30 分鐘左右的配送速度,就是建立在其前置倉庫覆蓋密度適中,保證了覆蓋區域的配送速度控制在 30 分鐘左右。
同時,社區團購雖然覆蓋規模廣泛,但是在一二線城市相較于前置倉模式來說,優勢并不明顯。更何況社區團購的更低價是建立在定點自提的基礎上,因此減耗的配送費才能作用于商品的定價,和其他因素一起犧牲了用戶體驗形成了兩者的價格差異。
其他因素包括社區團購的團長模式很難把握團長的忠誠度,商品的質量與模式的管理也會成為運營模式中的不穩定因素,社區團購無法像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一樣,為用戶提供速度、質量和售后等方面都做到極致的體驗。
另外,市場數據顯示前置倉模式生鮮占比60%,在生鮮比重上要高于1/ 3 占比的社區團購,在生鮮市場對供應鏈的把控與對人員管理上也相對會比社區團購更有優勢,且更能挖掘生鮮市場潛力。
生鮮電商與社區團購不僅運營模式存在差別,數據調查發現社區團購與生鮮電商的重合客單僅為1/3,并沒有大規模競爭。在消費場景顯示中,生鮮電商布局消費場景與社區團購也不重合,生鮮電商的消費者追求更為直接的互聯網體驗,從選材到配送的一站式服務,而社區團購的體驗(質量、服務)多依賴線下的團長。
叮咚買菜作為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頭部玩家,如今主要布局的是上海、深圳、杭州、蘇州、北京等一線以及一些二線城市,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不管是從產品品類(供應鏈優化)還是從配送服務上,不斷做到精益求精。
這樣的企業將持續挖掘前置倉模式的價值,為行業的長期價值發展做出而努力,叮咚買菜也將因此持續獲得資本市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