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電商報(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君,授權轉載發布。
突發!
俞永福取代王磊收編阿里本地生活服務!
上半年剛過完,阿里巴巴的組織大調整就大刀闊斧的掄起來了,這次要做的是一場大手術!
因為這次需要動刀的不是別人,是阿里巴巴前后花了幾百億的本地生活服務!
先來說這次調整,它大概包括了下面兩點內容。
首先,原阿里本地生活CEO王磊卸任,前阿里巴巴同城零售事業群總裁李永和擔任新CEO。
對于王磊的去向,通告稱“另有他用”;有意思的是,阿里本地生活新CEO李永和是原京東商城COO,2016年以阿里集團副總裁的身份被阿里收歸旗下后,擔任過張勇的助理;2018年的阿里組織結構調整中,李永和從天貓CEO助理晉升為天貓超市事業群總裁。
其次,高德、本地生活以及飛豬統一向俞永福匯報。
此前,俞永福只是擔任高德董事長,這次卻三權歸一,將三個重要部門全部收編過來,經歷了多年的寂寞耕耘后,俞永福終于王者歸來!
這個時候最失意的,恐怕就是原餓了么CEO王磊了。
自從2018年5月阿里砸下95億美元收購了餓了么之后,王磊一直是阿里本地生活的Mr Right。
剛接手阿里本地生活時,王磊就躊躇滿志的主導了餓了么和口碑的合并,并且喊出了要將餓了么的市場份額提升到50%以上的口號。
但是幾年過去了,餓了么的市場份額卻在節節下降,從今年一季度財報來看,阿里本地生活的收入只有美團外賣的35%;而在王磊接手餓了么前,阿里本地生活的收入是美團的一半。
花了幾百億收購了餓了么,砸下那么多錢搞補貼后,市場份額反而被美團步步蠶食,就算阿里再有錢,也不能這么花吧?
所以,過去的三年中,阿里也對本地生活進行過多次調整,但是在歷次調整中,王磊還是阿里本地生活的帶頭人,包括去年3月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董事長時,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總裁還是王磊。
這次的組織調整,是徹底的、革命性的,也透露出了一些重要信號!
餓了么下降,高德上升!
每次調整的背后,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變化,這次也不例外。
變化之一:阿里本地生活的權重下降。
在此之前,阿里本地生活CEO王磊是直接向張勇匯報的,胡曉明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董事長后,王磊是向張勇、胡曉明兩人雙匯報。而現在是俞永福直接向張勇匯報,與此同時阿里本地生活CEO李永和向俞永福匯報:從匯報關系可以明顯看出,阿里本地生活公司在整個阿里集團的權重是下降了的。
變化之二:高德的權重上升。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奇妙:兩次不同的收購,造就了兩種不同的結果。阿里巴巴當年收購餓了么時,很多人認為靠著阿里巴巴的戰略資源,餓了么完全可以實現對美團的降維打擊,就像有人說的那樣:“6樓打2樓”,但是結果并沒有朝著設想的方向發展;而當年阿里收購高德時,是沒有幾個人看好高德的。
但是在俞永福的調理下,高德的數據表現在整個阿里集團卻是最突出的,甚至專門寫進了最新一季的阿里財報,這次組織結構調整也讓高德和韜光養晦了這么多年的俞永福重回中心位置:很顯然,在高德+本地生活+飛豬的組合中,高德才是C位。
變化之三:阿里巴巴集團的整體戰略的蘇醒。
現在回過頭來看一下,餓了么對美團為什么一直處于劣勢?可能是戰略上出現了偏差,即長期以來,阿里一直用自己的弱勢去碰別人的優勢——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
而這次阿里的組織調整也說明,阿里巴巴集團是真的覺悟了,阿里最大的優勢是什么?數據!本地生活服務的數據核心在哪里?高德!
所以,下一步,應該是高德、餓了么、口碑、飛豬之間的數據打通,將高德出行升級為高德生活,而不是餓了么一個人單獨對付王興這個遠遠超出一般CEO的可怕對手!
目前在地圖領域,雖然覬覦這個市場的人真不少,比如說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等,但是客觀而言,高德是沒有任何對手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高德和其他部門的數據打通后,高德生活發揮出的能量將是之前阿里本地生活的數倍!
而創造高德奇跡的人,就是俞永福!
俞永福的出手之狠,并不亞于現在的王興!
很多人都說,王興是個戰略高超、同時狼性十足的人。阿里想找到一個像王興這樣既懂得戰略布局,又能在艱難的戰局下打硬仗的人,簡直比登天還難。
但是現在,這個人出現了,他就是俞永福!
不夸張的說,俞永福現在就是阿里的“掃地僧”。
為什么這么說?
這個人經歷過輝煌,也從高處跌落過,這些年因為一直在角落里掃地,由此也積蓄了非凡的戰力。
這樣的人一旦從閣樓走到臺前,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一出手就可能創造傳奇!
2014年,俞永福攜UC加入阿里后,在馬云的設計里,俞永福的移動事業群主要是在超出單純消費場景之外獲得新的流量,事實也證明,馬云的這步旗下得很有見地。
而在馬云“三年不考慮商業化”的廣闊空間下,俞永福也“放肆”的做了幾件大事:裁人、砍掉業務、高德語音和林志玲&德云社綁定等,下手狠、準、穩,每次都掐到了點上。
2015年,“餓死也不做游戲”的阿里將自身的手游業務與UC九游整合,由此開始了阿里游戲時代,俞永福兼任阿里游戲董事長。
那時候,俞永福手握阿里游戲、高德地圖、阿里媽媽等多項核心業務,差點就拿下阿里巴巴電商之外的所有業務了。
這時,一篇關于馬云繼承人的文章詭異的浮出水面,形勢突轉急下。隨后,張勇接替陸兆禧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三任CEO。
隨后,俞永福出任大文娛掌門,這是阿里最難振興的部門之一,從這一刻起,俞永福的結局似乎已經看到了:阿里文學、阿里體育籍籍無名,蝦米音樂慘淡收場,阿里影業在俞永福任期給人印象深刻的只有《擺渡人》和《三生三世》。
但是客觀的說,大文娛的水太深,當時的阿里大文娛,真不是俞永福能掌控得了的。
隨后,俞永福在阿里一步步被邊緣化,甚至來到了eWTP投資工作小組組長的位置。
到了2017年,和俞永福一起加入阿里的UC聯合創始人何小鵬離開阿里,加入小鵬汽車。
但就算這個時候,就在很多人猜俞永福什么時候離開阿里時,甚至已傳出前百度副總裁陸復斌或接任他在阿里的職位時,俞永福卻一直釘在阿里,就算當時他手里實際上只握著高德這一張孤牌。
然而,正是僅存下來的高德這張牌,證明了高德,也證明了俞永福的價值。
看來,阿里和美團在本地生活的戰爭還得繼續下去。
因為按俞永福的性格,只要你像他在UC移動群那樣給他充分戰略騰挪空間,而不是像大文娛那樣讓他根本出不了手,俞永福的每一次出手之狠,并不亞于現在的王興!
俞永福的老部下、UC高級副總裁王桐曾這樣評價他:“俞永福每做一個業務,都必須生根發芽開出花來。”
另外一個熟悉他的人說:“往往不是他喜歡什么,討厭什么,夢想什么,而是什么能帶來最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