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房琪。從2019年到2021年,我被一名擁有四百七十多萬粉絲的博主,內容雷同了兩年多。在我發出了質疑之后,這名博主說是我抄襲她。”1月24日晚,博主房琪在自己的賬號內發布了這樣一條視頻,并說道,“作為創作者,今天我不得不發聲。”
自2016年”Papi醬“的出現將”視頻“推至傳媒行業的風口,更多普通人開始入局視頻行業,并因此獲得極佳的收益。但當資本入局,馬太效應主導下的大幅市場份額被頭部、腰部賬號占據,個體創作者若想在當下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必須做到高質量、持續性、有”爆點“的內容輸出,而這對創作人本身的要求極高,于是追逐”爆點“,模仿、抄襲業已成功的視頻內容成為他們持續輸出的捷徑,視頻行業因此呈現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雷同視頻頻出的局面。為不讓原創創作人心寒,以建構清朗的創作環境為己任的西瓜視頻提出了“中視頻伙伴計劃”,其中與原創切實相關的內容有“版權托管服務”,即作者可將視頻在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進行托管,如有其他平臺發布侵權內容,平臺會及時處理,同時視頻收益還能提升1-2.5倍,該服務直接”瞄準“了創作者的“原創心病”。
事實上,中視頻的創作之路,遠不止”原創“這一件難題,題材選定、拍攝創作、后期剪輯、流量吸引,每一環都對中視頻創作者有著相應的要求,據此,西瓜中視頻推出的”中視頻伙伴計劃“一一對標并提供切實的解決方案。
拍攝、剪輯——老大難
所有中視頻創作者應該都深有體會:誤入鏡頭的飛蟲、行人、車牌,常常是他們在視頻剪輯時需逐幀處理的難題。西瓜中視頻優秀創作者“滇西小哥”在采訪中曾表明,“視頻拍攝時總有蒼蠅入鏡。每次碰到這種情況都要重新再來,有時一個鏡頭要拍很久。“西瓜中視頻伙伴計劃”針對類似常規制作難題,將陸續推出云剪輯、視頻摳圖、物體遮擋等多個創作工具。一鍵抹除畫面中多余內容并智能填充背景,避免創作者反復拍攝。
拉新、變現——雙焦慮
其實,西瓜視頻在此之前就推出了多個惠及創作人的政策,如“萬元月薪計劃”、“活字計劃”等平臺政策,而今推出的“西瓜中視頻伙伴計劃”更是直接喊出了“中視頻,給分成”的口號。“西瓜中視頻伙伴計劃”表明將至少拿出 20 億元補貼創作者,助力中視頻創作人職業化。
如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所言:“中視頻創作者需要更多支持——便捷的創作工具、好的創作環境以及非常重要的經濟回報。”在今日,構建良性的內容創作生態,不僅需要每位創作人的努力,更重要的在于平臺對他們的扶植,“西瓜中視頻伙伴計劃”身體力行的向中視頻創作人表明:在原創的征程上“伙伴計劃”將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