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的增多,城市里的充電場站,不僅是車輛的能量補給站,也成為了司機停靠休憩的驛站。第三方充電平臺快電打造了“深夜充電站”,傾聽司機們自己的生活和故事,為愛充滿電。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也給予了我們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像陽光一般呵護、陪伴著我們的人生之路。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后,他們的愛始終如一。
今天來到快電深夜充電站的是一位“老北漂”網約車司機——李師傅。今年60歲的李師傅也是一名單親爸爸,這兩年他從東北老家來到北京,投奔唯一的兒子。
雖然已到花甲之年,但為了補貼家用,李師傅今年湊錢買了一輛純電動汽車,成為了一名網約車司機。他一天跑10個小時左右,雖然在時間上不比職業司機,但勁頭可不輸年輕人。“北京給我的感受是車多人多,我現在開車高興的,就是每天能免費在北京旅游。”
在跑車的時候,李師傅接送過來來往往的乘客,也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我開車是為了掙錢,但也不能掙昧著良心的錢。” 雖然開車時間不長,但李師傅已經在車上撿到過兩個手機,每一次他都免費給乘客送了回去。
第一次丟手機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孩,李師傅印象很深刻,那是他當天接的第一單。發現手機后,李師傅把手機保管好,一直等著失主的電話,而直到下午的時候電話都沒響過。于是,熱心的李師傅聯系到了女孩的朋友,加了微信顧不上接單就開車給送了過去。“現在手機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我不想姑娘耽誤事。年輕人不容易,我兒子就是一個北漂,他們都很辛苦。”
說起兒子,李師傅的內心充滿愧疚。在兒子四歲的時候,李師傅就和妻子分開了。他獨自拉扯兒子長大,還要贍養自己的老父親。面對生活的重擔,勤勞的李師傅硬是一個人把這個家撐了起來,傾盡所有給兒子更好的生活。“他跟著我遭了很多罪,家庭不完整,孩子怨言很多,但是也沒有辦法,問題解決不了。”
初中還沒畢業的時候,李師傅的兒子就決定去北京闖蕩,對于這樣的決定,李師傅并沒有阻攔,而是選擇全力支持兒子。在北漂的日子里,李師傅的兒子送過外賣,做過服務員,為了生存什么活都干過。十多年過去,他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個8歲的女兒,在北京也逐漸穩定了下來。
盡管如此,為了彌補對兒子的虧欠,李師傅不僅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他還是決定跑車給兒子補貼家用,即使自己股骨頭壞死,腿部曾經做過手術。去年,李師傅用積蓄給兒子買了一輛電動汽車,今年也貸款給自己買了一輛,跑車掙錢支援兒子。如今,除掉成本,李師傅把大部分收入都給了兒子一家。“這么多年我也得盡到父親的責任,我的人生現在就是為了下一輩人,為了兒子,為了孫女。” 作為一個父親,他最盼望的是兒子的日子過得美滿幸福,這不僅是李師傅的心,也是全天下父母的心。
如今,生活正越來越好,李師傅也暢想起了退休后的生活。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他跑遍了全國大部分地區,退休之后他的心愿是自己開車著,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位于青藏高原的布達拉宮,是他最向往的地方。“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得帶著氧氣瓶過去,我很想嘗試一下。”李師傅笑著說。
每一位父親,都會用自己的肩膀為孩子撐起一片避風港,哪怕臂膀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力,但他仍用著自己的方式來愛子女,永遠不求回報。在外闖蕩的時候,也別忘了身后還有父母和家人的支持。快電不僅為車充電,也為無私的愛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