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索不達米亞境內,考古學家們發現了5000年前的一塊泥板。據考古學家分析,這塊泥板記載的信息是:“在37個月內收到了29086單位的大麥”,記錄人署名“庫辛”。根據文字記載,歷史上第一個留下姓名的,不是先知、詩人或是偉大的征服者,而是一名叫“庫辛”的會計師。
5000年后,會計這一古老的職業穿越時空,經歷了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步入到智能的時代。但隨著時代發展,昔日“后視鏡”式的傳統財務模式已無法適應企業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企業更需要一種“導航儀”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從而前瞻性的為業務提供方向指引。
傳統預算管理亟需“自我進化”
2020年,畢馬威對近千名來自全球各行各業的財務官訪談及調研顯示,財務在企業中最具前瞻性方面扮演著領導者角色。而在全部財務管理環節中,預算管理又居于核心地位。說到預算,知名IT調研與咨詢服務公司Gartner稱其為“一個痛苦的年度儀式”,管理者甚至笑稱預算管理是“勞民傷財”。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預算管理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問題正在凸顯。以往制定預算時,往往由企業各部門自行設置后提報給財務部門,財務部門進行匯總后交由管理層確認簽字。既無人審核費用需求的合理性,也沒有流程把控費用支出的有效性,因此預算通常是割裂的,導致預算最終成為一紙空文被企業束之高閣。
在目標設定上,傳統的預算編制和推行通常由企業財務部門主導,財務人員會根據去年營收達成來設置下一個年度的會計年度目標,并沒有把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進行捆綁,造成重視短期利益而忽視長期效益的弊端,使短期的預算目標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無法適應。
另外,傳統預算過于注重財務指標,對企業經營活動主要以價值指標進行預算,而對如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客戶信譽等一些重要的非財務指標很難做出評估,也無法控制這些指標。預算控制也只局限于企業內部,沒有把企業、供應商、顧客之間等連接關系納入范圍。
從公司層面看,雖然大方向和目標明確,但在預算方面缺乏系統規劃和指揮,過程管理更無從談起,這無疑給企業的管控和決策帶來一定滯后性。可以說,傳統預算模式對于企業未來經營缺乏較高的參考和指導價值。
讓僵化的公司奔跑起來甚至敏捷起舞,是每一位管理者的夙愿。“如果不改變現有預算模式,企業將始終僵硬。”管理大師拉姆·查蘭(Ram Charan)在《哈佛商業評論》曾這樣評論。他認為,只有徹底改變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決策機制,企業才能真正實現身手矯捷、思維靈敏。
為了使財務系統更具效能,不少企業開始推行預算管理的“自我進化”。有專家認為,傳統預算管理的確存在一些弊端,但預算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奠基石,其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對此,“全面預算”作為能把組織所有關鍵職能融會貫通的財務管理方法之一,被推到了前臺。
業財一體趨勢下的全面預算
如果將傳統財務比喻為只會計算的“賬房先生”,那么以全面預算為代表的現代業財一體化模式,讓財務被視為智能的企業戰略“參謀官”。
事實上,“全面預算”與近年被廣泛關注的“業財一體化”密不可分。脫離業務的財務,尤其是在預算管理等財務決策上,會出現無法根據實際業務變動及時響應的情況,從而影響企業的整體經營效率。
“業財一體化”正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產生,它是現代企業日益精細化管理的自然產物。
FONE(上海繹維軟件)賦能專家李龍表示,“全面預算”在企業所有管理模塊中,只有財務本身具有端到端的特點,可以和所有業務全流程緊密結合,而“全面預算”是財務模塊中最具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部分,因此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抓手和工具。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財務面對的數據規模越來越龐大,數據類型越來越復雜,而企業管理者要求財務和業務數據在幾秒鐘內甚至是實時被分析出來,這就對傳統財務系統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在傳統財務系統里,業務系統數據流向財務核算系統,管理系統再依據財務核算系統處理形成的財務數據進行預算、成本、績效、風控等過程管理。一方面,財務數據處理性能落后,不僅無法滿足快速處理、整合、分析數據的要求,還會消耗大量人力資源。另一方面,單一的財務數據也不再適合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
企業想要保持競爭優勢,就必須要轉變傳統預算管理觀念,建立“全面預算”的財務管理意識。
與傳統預算業財割裂不同,“全面預算”把企業的預算計劃、控制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管理,進一步實現了業務系統數據和財務系統數據的融合。
同時,“全面預算”通過完善的數據管理體系,在對企業內外部大數據進行集成、處理、控制、分析、整合的基礎上,與其他信息化工具的配合,徹底打通管理閉環,強化管控,為企業挖掘數據價值和戰略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FONE開啟全面預算時代
雖然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認識傳統財務的弊端,并出現了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萌芽,但這些企業在手段和工具上還顯得十分匱乏,依靠傳統財務解決方案無法有效突破“后視鏡財務”的窘境。
FONE 賦能專家李龍認為,從信息化的角度看,預算管理共經歷了三次進化。
最早是Excel電子表格類工具的手工階段。Excel并不是大規模數據處理工具,而是報表工具。面對每天都在不斷產生的財務數據,Excel受性能制約,對于龐大數據的處理效率很低,難以滿足年度預算、滾動預算的要求;其次,依靠Excel企業很難及時了解業務和財務情況,對過程的管控不足,也就無法根據業務需求進行情境模擬測算,無法為企業的經營決策賦能。
伴隨經濟高速發展,Excel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企業預算管理需求,由此進入了基于傳統多維數據庫的信息化平臺階段。對比Excel,傳統多維數據庫在數據處理效率、顆粒度、過程管控力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性能依然存在很大的瓶頸,很難滿足預算管理對海量數據批量、快速、靈活處理的要求。
如今,企業預算管理走向了全面預算和戰略預算,需要更具前瞻性的“導航儀財務”模式,不僅可以對過去經營狀況進行全盤掃描,還可以對未來經營進行預測和指導。對此,一套可以無縫連接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通過構建不同數據模型來解決企業管理需求的解決方案就顯得十分必要。以FONE為代表的“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新一代多維數據平臺”由此走向前臺,將企業財務管理帶入“全面預算管理”時代。
作為EPM業財一體化領域的創新者,FONE是一個從底層技術到上層應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EPM業財一體規劃分析平臺,產品矩陣中包括全面預算管理解決方案——FONE Planning。該解決方案端到端覆蓋計劃、預算、預測、分析等各個關鍵節點,包含預算建模、歷史數據準備、目標形成、預算編制、預算合并、預算控制、預算分析、預算考核共八個全面預算管理環節。
在預算目標預測與設定環節,FONE可以根據歷史數據,模擬推演銷售、生產、財務各個業務線和不同運營計劃形成的結果,并自動求解最優運營計劃,基于預測值和調整值對年度目標進行規劃,制定更科學合理的經營目標。
在經營目標制定后,FONE會依據業務邏輯,將集團年度目標拆分到各子公司、渠道事業部、產品線,并根據預設邏輯,校驗下級單位目標的合理性,減少手工審核平衡工作量,提升預算編制效率。
在業務部門填報預算時,FONE可以自動校驗產品、渠道等主數據是否填報準確。此外,企業還可以靈活配置業務數據校驗規則,確保各個部門提交的預算數據滿足企業合規要求,減少往復溝通解釋的時間。
在編制預算時,FONE可以在上個版本預算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增減調整,并可自定義滾動期間,例如按月、季度等周期滾動預測,讓企業能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確保年度目標的達成。
例如,味全集團在應用FONE全面預算產品后,每版預算編制周期從1-2個月縮短至1周,速度提升4-8倍,填報后實時出具計算結果,極大節省財務人員時間。
在預算控制方面,FONE也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維度嚴格把控預算。比如FONE可建立紅綠燈預警機制,也能與企業各類費控系統,或OA審批系統集成,不浪費企業已有IT投資,對異常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預警。企業通過FONE能夠及時掌握各單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等經營指標完成預算進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經營策略。另外,企業能夠自助下鉆數據,展開每個經營單元的預算數與實際數,從而改進經營策略。
相比同類產品,FONE Planning全面預算產品具有強大性能、快捷系統集成、靈活建模、自主定義邏輯、多元維度分析、安全可靠等優勢,例如:
在性能方面,FONE基于自研的M-OLAP具備了強大的內存計算能力,實現了百萬級復雜指標的秒級計算,整體加快了響應速度與查詢速度,達到了實時計算、實時回寫、實時響應業務變化,突破了EPM系統性能瓶頸。
在系統集成方面,FONE還能支持TB級數據處理能力,在自研的RedData數據中臺上實現了與SAP、Oracle、金蝶、用友等ERP系統以及常見的關系數據庫、多維數據庫、Excel等不同數據源的數據集成,實現數據的連接、采集、清洗與轉換,滿足全面預算對海量、異構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要求。
在靈活建模和邏輯定義方面,傳統EPM采取的是整體開發策略,開發一旦完成后,系統就很難根據未來業務需求變化進行動態調整。而FONE采取可視化拖拽方式,企業人員可以像應用Excel一樣,簡單用鼠標進行拖拽,輸入運算邏輯,建模即可完成。
在分析維度,FONE可以實現靈活的數據輸入輸出,分析維度隨意組合。例如:按照客戶、產品、區域等多元維度進行數據匯總,并且可以把不同系統的數據快速集成起來,從而使企業人員可以更直觀、更清晰、更便捷地將全面預算無縫融入企業管理之中。
在安全性方面,FONE可以將數據權限控制到最小顆粒度,將用戶對數據的修改足跡詳盡記錄,從而可以讓企業對數據進行追溯,實現了更為透明化的預算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FONE獨特的多維數據建模能力,不僅可以全面覆蓋計劃、預算、預測、分析等各個關鍵節點,還能在同行業形成可復用經驗,將產品和模型快速應用到企業業務中,大大減少企業客戶實施項目的難度和風險。
得益于對行業需求的洞察和扎實的技術功底,FONE在消費品、醫藥、汽車制造、制造等行業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并在近兩年實現了超高速增長。2019-2020年,FONE的營收增速近300%,預計2021年業績也將實現200%-300%的增長。目前,FONE已與安永、PWC、德勤、KPMG、漢得等知名會計、審計、咨詢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完成了生態合作伙伴初步布局。同時,FONE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已成功在康師傅、太古可口可樂、味全、明治等多家企業落地實施,為超過百家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