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變奏的沖擊之下,A股“分拆上市”變數陡增。
4月7日,多氟多公告,近日審議通過了《關于控股子公司擬申請在新三板掛牌的議案》,同意子公司中寧硅業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新三板”)掛牌。
而五個月前(2023年11月),多氟多還在計劃推進中寧硅業于深交所上市。
當前,多氟多并未終止中寧硅業赴深上市的進程,也沒有表態是否會推進中寧硅業進一步在北交所上市,但從這一事件中,不難嗅到分拆上市的降溫態勢。
一周前,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終止捷氫科技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進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期間,合計已有4家上市公司終止分拆。
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首次披露分拆上市公告的企業數量也顯著下滑,2024年一季度,合計僅有2家企業披露分拆規劃,而2022年、2023年同期,這一數據分別為7家、4家。
“去年下半年以來,IPO市場本來就比較低迷,分拆與主業相關性不強的業務,可以讓母公司更聚焦主業,提高經營效率,同時拓展融資渠道,緩解財務壓力。但過度分拆可能會導致母公司的空心化,影響上市公司和股東的利益。”機構人士受訪指出。
分拆上市降溫
2023年8月,證監會發布了《證監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其中作出的安排包括,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隨著IPO市場變奏,A股分拆上市也迎來了轉折點。易董數據顯示,2023年下半年以來,已有14家上市公司終止了分拆。
對于終止的原因,大多數上市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市場環境變化”。
如今年2月終止分拆的大族激光直言:“當前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為統籌安排大族封測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論證后,公司決定終止大族封測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并撤回相關上市申請文件。”
2022年9月宣布分拆,但又于2024年1月終止的科達制造分拆科達機電一案,終止原因也是“基于目前市場狀況以及科達機電自身發展規劃等因素考慮”。
同時,辰欣藥業終止分拆佛都藥業、方大集團終止分拆方大智源、麗珠集團終止分拆麗珠試劑等,也是基于“市場環境變化”等原因。
除了市場環境的變化,不符合分拆上市的條件要求,也是部分上市公司終止A拆A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是業績不符合。根據分拆上市新規要求,分拆上市標的要連續3年保持盈利。此外,按權益扣除享有分拆上市標的利潤貢獻后,近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非凈利潤孰低值為依據)累計不低于6億元。
以奧佳華為例,其于2020年宣布擬分拆廈門呼博仕環境工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至創業板上市。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奧佳華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05億元、1.42億元、1.4億元、0.17億元。呼博仕凈利潤分別為8585.62萬元、4467.2萬元、5780.83萬元、2667.75萬元。
雖然呼博仕業績較為穩定,但奧佳華面臨業績嚴重下滑,在扣除呼博仕業績貢獻后,奧佳華連續三年凈利潤低于6億元,不滿足分拆上市的財務要求,于2023年7月終止。
早前,水晶光電也曾擬分拆夜視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至創業板上市,不過,2023年8月,公司卻公告稱,因當期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導致夜視麗業績預計可能低于預期,旋即終止分拆。
另一方面是業務獨立性要求等不符合。
根據分拆上市新規要求,分拆上市標的不能和上市公司主業相同,不能是上市公司主業業務或資產。
較典型的如新鋼股份,其原計劃分拆新華新材獨立上市,但后來在2023年10月公告稱,因新華新材屬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時的主要業務和資產,為統籌安排新華新材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公司擬終止籌劃新華新材分拆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事項。
除此之外,也有上市公司出于自身業務發展考慮、控制權變更等原因,宣布終止分拆上市。
“拆子”改道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3年下半年監管調節奏以來,滬深交易所IPO受影響最為嚴重,北交所IPO審核影響不大。
由此,不少公司選擇改道分拆至北交所上市。
如麗珠集團,其在去年11月宣布終止分拆麗珠試劑在創業板上市,轉而申請在新三板掛牌。
其在公告中表示:“麗珠試劑本次掛牌后,將根據未來資本市場環境及戰略發展需要,擇機尋求在北交所上市。”
此外,晨光生物的控股子公司新疆晨光、西部材料的控股子公司西諾稀貴的北交所上市申請已獲受理(當前因財報到期補充審計事項審核中止);宗申動力子公司美心翼申已成功在北交所上市,用友網絡子公司用友金融則已向證監會提交注冊。
不過,開年以來,在監管強調將大幅提高現場檢查比例,嚴把IPO入口關的背景下,北交所撤否率顯著提升。
2024年以來,北交所終止審查企業數量已達到24家,終止數量僅次于創業板的30家。
而這一現象或打擊企業分拆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的意愿。眼下,轉道港股等地境外上市的現象也逐漸火爆。
自2023年3月31日境外上市備案新規實施以來,截至2024年3月31日,境外首發備案和全流通備案企業達134家。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申報境外首次公開發行及全流通備案企業數量達102家。
鋁業巨頭南山鋁業在2023年10月公告,擬將控股子公司南山鋁業國際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這一“A拆H”計劃仍在進行中。
今年1月,AI巨頭科大訊飛一紙公告披露,擬將控股子公司訊飛醫療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相較于‘A拆A’和‘H拆A’,一般市場上‘A拆H’的案例是較少的,因為,相比于港股來說,A股市場具有更高的估值吸引力,但企業要分拆也須考慮是否適合,不僅是企業業務是否適合分拆,也須考慮子公司是否符合相關的分拆標準。”華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對記者說道。
(作者:楊坪 編輯: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