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人們的保險意識越來越強,重疾險、年金險、兩全險、分紅險……購買保險已然成為很多家庭規避風險和財富管理的重要方式。
一張張保單背后可觀的現金價值,讓一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一些不法分子以“保險維權”等名義,通過詆毀保險產品等手段,誘導消費者惡意投訴或舉報保險機構進行退保,以此收取高額手續費。代理退保已經逐漸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嚴重擾亂保險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以維權之名引流宣傳
“保險維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保險維權退費,全國維權”……近日,家住北京的李林(化名)在某社交媒體發帖吐槽自己買的保險收益不及預期,很快就收到多個賬號的私聊信息。
李林所接觸的,就是所謂的“代理退保組織”。退保,本是保險消費者履行消費者權益的正常行為。一般情況下,保險產品在猶豫期內全額退保,但過了猶豫期后,按照合同約定只能退回現金價值部分。實踐中,保單的現金價值一般遠遠低于保費金額。如此一來,有退保需求的投保人就成為了這些“代理退保”中介的追逐目標。
“代理退保”究竟是怎樣的流程?按照李林的指引,北京商報記者添加了一名“職業代理退保人”的微信。通過微信申請后,記者發現,這位代理退保人打著“維權”的旗號,在微信朋友圈引流宣傳,其宣傳語極為夸張,“任一保險公司”“任一險種”“100%退保成功”“幫您維權”等都是非常高頻的詞匯。
在與北京商報記者交流的過程中,這位代理退保人先判斷記者手中的保單是否為高價值保單,確定能不能接單。得知記者想要退保一份保費為2.5萬元的重疾險保單后,對方首先讓記者填寫一份有20個問題的調查問卷,問題包括投保人被保險人姓名、投保城市和詳細地址、手機號等個人信息類問題,以及“業務員有沒有送你禮品或者給錢”“簽名是誰簽的,有沒有代簽”等具有誘導性的問題……
對于收費情況,代理退保人表示,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是委托退保,需要先繳納退保金額的10%,如果退保成功,再從退保金額中扣除30%,委托辦理需要提交保單原件、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第二種由消費者自己退保,代理退保人根據保單情況出謀劃策。
“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北京天準律師事務所保險律師李超表示,代理退保組織在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后,可能會將其用于不法目的,如詐騙、身份盜竊等。這不僅會對消費者的財產安全造成威脅,還可能影響其個人信用。
惡意投訴為慣用手段
得知記者想要退保的保單現金價值和繳納的保費都不高后,代理退保人表示:“我教你去退,到時候你給我辛苦費。”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所謂的退保,實為向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套話”,片面取證進行投訴。這位代理退保人告訴記者,如果當時的保險業務員還在職,就去找業務員“套話”取證,業務員為了賺錢,肯定只說好處,你把業務員說的全程錄音,里面肯定有“證據”。
一位壽險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向上級監管部門惡意投訴是代理退保團體最常見的手段,此外,我們也遇到過想退保,不停打電話騷擾的情況”。
如此極端手段,對于消費者來說,隱患重重。李超表示,代理退保組織可能會誘導消費者進行不必要的退保操作。他們可能會夸大退保的利益,隱瞞退保的風險,一旦退保成功,消費者可能會失去原有的保障。如果消費者頻繁退保,可能會被保險公司視為高風險客戶,導致未來購買保險時面臨更高的保費或更嚴格的審核。
打擊力度持續加大
“代理退保”黑產儼然已經成為危害保險行業的一個毒瘤,無論是監管部門、保險公司還是公安系統,均對“代理退保”黑產進行了重拳出擊,嚴打亂象。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23年以來,寧夏、青海、甘肅、陜西、山西等地監管部門均發布文件明確,聯合多部門整治“代理退保”亂象,在相關案件的信息共享、線索識別、應對處置等環節,形成步調統一的聯防聯控機制。
多方“圍剿”下,一些不法人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打擊力度空前,但退保黑產并未消失,而是“由明轉暗”,活躍在“隱秘的角落”,一些自媒體、社交平臺依舊有相關從業人員的身影。
緣何退保黑產屢禁不止?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占軍表示,根源是不法分子逐利動力,以及保險銷售過程的不規范和保險消費者對保險產品認識的不到位。打擊退保黑產除了公安司法機關的整治,還需要保險公司加強保險銷售的消費者適當性管理,提升銷售行為的規范性。
誠然,代理退保黑產牽扯多方利益,僅靠監管發文警示和處理極端案例,顯然力度不夠。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表示,退保黑產嚴重損害保險公司的利益,情況發展嚴重還會危及國家金融安全。因此,國家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從嚴對退保黑產進行打擊,特別是強化刑事打擊的力度,提升違法成本。監管機構則需要加強對保險公司和保險銷售機構與人員的監管,規范保險產品開發設計和銷售行為,強化產品信息披露和銷售過程“雙錄”,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因雙方誤解而引起的退保行為與糾紛。
對于消費者合理的退保訴求,監管已經從制度層面對退保進行了規范。今年3月1日剛實施的《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健全退保管理制度,細化各項保險產品的退保條件標準,優化退保流程,不得設置不合法不合理的退保阻卻條件。
理性投保維權有方
“代理退保”套路深,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該如何防范?針對合理退保需求,又當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李超提醒保險消費者,首先,保護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不要隨意泄露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同時,避免向代理退保組織支付高額費用或提供不必要的授權,以免遭受經濟損失。
其次,深入了解保險條款和退保規定。在購買保險時,務必詳細閱讀保險條款和退保規定,了解退保的條件、流程、可能產生的損失等重要信息。這樣,在面臨退保需求時,就能更加明智地做出決策。
再次,尋求專業咨詢和監管部門的幫助。如果對代理退保組織的操作存在疑慮或遇到問題,可以尋求專業咨詢和監管部門的幫助。向保險經紀公司、律師事務所等正規機構咨詢,了解退保的合法途徑和可能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向監管部門舉報不法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北京商報記者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