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司法解釋,首次將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的手段明確列舉。有關分析指出,此前對于通過簽訂“陰陽合同”逃稅行為的定性存在不同理解,“兩高”首次將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的手段予以明確列舉,簽訂“陰陽合同”逃稅的行為不僅會在行政執法領域被稅務機關懲處,金額達到立案追訴標準的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此類逃稅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
首次被明確列舉
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危害稅收征管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明確各類危害稅收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依法懲處犯罪,保障國家稅收利益、維護稅收秩序。《解釋》自3月20日起施行。
《解釋》明確新型犯罪手段的法律適用,首次將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的手段明確列舉。根據《解釋》第一條,納稅人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具有以簽訂“陰陽合同”等形式隱匿或者以他人名義分解收入、財產的等情形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欺騙、隱瞞手段”。
“陰陽合同”是什么?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盧鼎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陰陽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就同一事項訂立兩份以上的內容不相同的合同。“陽合同”對外,用于監管部門的備案備查及登記,并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陰合同”對內,是雙方為規避監管和稅收,私下簽訂的對內合同,并不用于監管部門的備案備查及登記,體現的是雙方真實意思。
《解釋》針對編造虛假計稅依據進行逃稅的案件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年來文娛領域發生的幾起以簽訂“陰陽合同”等形式隱匿或者以他人名義分解收入、財產進行逃稅,影響極壞的案件,旗幟鮮明地將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方式之一予以明確,為司法機關今后辦理此類案件提供了確切的依據。
盧鼎亮指出,此前對某些涉稅案件性質的認定存在不同認識,對于通過簽訂“陰陽合同”逃稅行為的定性也存在不同理解,本次《解釋》首次將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的手段予以明確列舉,并且打擊了一批文娛領域個別人員利用“陰陽合同”等形式逃避個稅監管的案例,“相信對今后‘陰陽合同’的減少將起到重要作用”。
追究刑事責任
“《解釋》明確將簽訂‘陰陽合同’列為逃稅的手段,表明了‘兩高’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對涉稅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懲處的決心。”北京明稅律師事務所主任武禮斌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關于此前對于“陰陽合同”的處理方式,據武禮斌介紹,在民法層面,當事人以虛假意思表示訂立的“陽合同”無效。自2023年12月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合同編通則解釋》)第十四條第一、二款規定:當事人之間就同一交易訂立多份合同,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中以虛假意思表示訂立的合同無效。當事人為規避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虛假意思表示隱藏真實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被隱藏合同的效力;當事人為規避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規定,以虛假意思表示隱藏真實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認定被隱藏合同的效力。依據前款規定認定被隱藏合同無效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的,人民法院應當以被隱藏合同為事實基礎,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定確定當事人的民事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武禮斌介紹,在稅法層面,稅務機關則會根據當事人的交易實質來判斷如何進行稅收征管,如果發現當事人之間存在“陰陽合同”,稅務機關一般會否認“陽合同”的效力,依據反映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陰合同”來進行稅款的計算和征收。
“《解釋》公布后,簽訂‘陰陽合同’逃稅的行為不僅會在行政執法領域被稅務機關懲處,金額達到立案追訴標準的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武禮斌指出,“在稅務機關、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共同努力下,此類逃稅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中國稅收征管環境將越來越好,稅務監管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多發于文娛、房地產等行業
關于“陰陽合同”,文娛行業的案例曾受到廣泛關注。例如,據報道,此前有網友舉報演藝人員鄭爽通過“陰陽合同”在《倩女幽魂》項目中獲得收入1.6億元,按77個工作日計算,日薪超208萬元。網友曝光稱,鄭爽方將片酬1.6億元拆分為4800萬元片酬和對疑似鄭爽母親持股的公司增資1.12億元。
盧鼎亮指出,常見的出現“陰陽合同”的行業便包括影視、文娛、股權轉讓、存量房交易、跨境電商、直播帶貨、建設工程等領域。“由于這些領域業務形態、盈利模式、勞務關系等復雜多樣,成本申報核實難度大,行業慣例不健康等諸多因素導致‘陰陽合同’屢禁不止。”盧鼎亮表示。
武禮斌介紹,影視、直播、建筑施工、房地產等行業及股權轉讓領域,容易出現“陰陽合同”,“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部分從業者的收入過高,從稅收征管角度,相關人員常通過簽訂‘陰陽合同’逃避繳納稅款”。武禮斌表示,“股權轉讓領域也經常出現此類情況。建筑施工、房地產行業中,由于招投標、建設工程管理部門備案、貸款、少繳納稅款等的需要,也容易出現‘陰陽合同’的問題”。
此前,相關部門持續打擊各類逃稅行為。據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介紹,2023年,稅務部門共依法查處涉嫌違法納稅人13.5萬戶,挽回稅款損失1810億元,配合公安部門對822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539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文娛等重點行業的整治力度也在持續加大。據黃運介紹,2023年稅務部門在打擊涉稅違法上取得的良好效果,包括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涉稅違法風險開展專項整治,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偷逃稅大案要案,特別是常態化加強文娛領域稅收監管,組織查處了一些演藝明星和網絡主播偷逃稅典型案件,有力規范了行業稅收秩序,促進了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