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北京動物園正式進入游園旺季,公園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規范主播直播熊貓行為,引導廣大游客文明游園,提升觀覽體驗效果。
春暖花開,市民紛紛出游踏青。北京動物園里,賞春花、觀動物的游客絡繹不絕。
一進公園,就能看到不文明行為曝光臺,曝光了近年來發生的幾例不文明游園行為。曝光臺顯示,投喂動物、吸煙、赤膊、采摘花果、攀爬樹木、采摘野菜、踐踏綠地、鋪設地墊等行為,均屬于不文明行為。
大熊貓館無疑是北京動物園內人氣最旺的熱門場館。剛走進大熊貓館,一面巨幅的宣傳展板就映入眼簾。“我們和大家一樣,有時也會感受到壓力,閃爍的閃光燈、拍打玻璃、大聲喧嘩和嘈雜的聲音,這些行為都會讓我們產生壓力。當壓力不斷增加時,會產生應激反應,導致我們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減少自然行為,甚至會影響我們繁育下一代呢!”看完展板上的提示,許多小朋友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行為都會對大熊貓產生不好的影響。記者看到,館內也張貼著“禁止使用閃光燈”“請勿大聲喧嘩”的宣傳牌示,同時在人員密集處擺放了安全圍欄,既保持了觀賞的最佳距離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游客拍打玻璃等不文明行為。
直播熊貓的主播們也得到了規范的管理。他們全都身著動物園統一發放的“直播”馬甲,貼墻站在最外邊,盡量減少直播對游客參觀造成的影響。主播們都在動物園進行了登記備案,講述內容必須客觀準確,不得隨意編造,夸大渲染,也不允許有帶貨行為。
在公園的應急管理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大屏幕上顯示著公園各處的實時監控影像,對面設有不文明行為管控專席。
北京動物園安全應急科科長柳浩博介紹:“全園有498個探頭,不間斷監測園區不文明行為。公園全體職工都是文明行為引導員,發現園區存在的不文明行為都會及時勸阻并加以引導。2020年公園啟動‘不文明行為管控專席’,到今年已經施行了4年,在公園科學管理的前提下,通過不斷提升的硬件措施及宣傳引導,加強聯動城管執法和社會力量,使文明游園理念深入人心。”
北京動物園目前已完成全園智慧安防系統全覆蓋,實現一旦發現不文明行為就第一時間廣播制止,同時聯動巡查人員現場處置。對于不文明行為情節嚴重的,公園還將列入《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單》,同時對于列入黑名單的不文明行為人,市屬公園將進行聯合懲治,限制其進入園區參觀游覽。
記者看到,在公園各個動物展區設置溫馨提示宣傳牌示,在動物外運動場內部鋪設的木質圍欄成為北京動物園獸舍的“二次隔離”,有效避免游客投喂動物。不僅有木質圍欄,鳥苑鸚鵡館的綠化帶隔離區和猴山、食草動物區等外運動場鋪設的鵝卵石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最大程度降低了不文明行為的發生頻率。
如在園區發現各種不文明行為,游客可以就近聯系公園工作人員,或者撥打舉報電話68390454,公園將及時派出專人到現場管理處置。
北京動物園溫馨提示:
市民游客來到公園參觀游覽,請文明游園,不帶寵物入園、不投喂、投打動物,不攀折花木、踐踏草坪,不在園區吸煙,不隨意丟棄垃圾,共同構建和諧文明的游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