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東東 文章來自:斗戰圣佛小組
技術信仰派 VS 市場信仰派
朱嘯虎和月之暗面老板楊植麟在前幾天有一場不算 battle 的 battle。
battle 的爭論點是:大模型有沒有戲。
技術派信仰是肯定有未來,而口袋里沒那么富裕(看 LP 臉色)「VC 大佬」則認為應用才是未來,我們有龐大的市場,搞應用快速搞錢才是真的,技術上我們投降于大漂亮就好了。
都 2024 年了,市場紅利已經掩蓋不了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本質,但你看還有人跟你講馬上賺錢最重要。
不得不說,說這個話的人是聰明的,畢竟 LP 爸爸在那里看著呢,這本質也是一種對于短視資本快速逐利的表態。
忽然有一天早上王東東忽然在想,做自媒體的我怎么又陷入自媒體內容二元對立爭議流量的陷阱里?難道大模型,就不能邊砸技術,邊變現么?
一場關于邊發展邊搞錢的探索
上周王東東組了個局,喊了幾個朋友,有網紅、有二級市場龍頭選手、有 AI 領域連續創業者,也有從事媒體行業。
大家就討論一個話題:當下的發展下,如何利用 Kimi 馬上搞錢。
組這個局的目的是,我們從下游把 Kimi 搞錢的一些套路聊明白了,甚至找到一些有結果的人,那么大模型的中美之戰,中國一定會領先,而不是每天被大聰明盤問。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 Kimi 是什么吧,就在上個月,AI創業公司“月之暗面(kimi)近期已完成新一輪超 10 億美金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小紅書、美團、阿里,老股東跟投。
聊著聊著發現,這個局上的人,還真是有通過非傳統方式從大模型上大搞特稿的人
我們簡單把當天的交流整理了出來,發現有三類。
前金融從業者,現馬拉松大V「跑的比雞早」和我說
A:「最早使用大模型去提升生產力是華爾街那幫貪婪的孫子」。
他們把金融的信息,以及無數20 dollars 華爾街實習生的活兒,全部用大模型替代掉。金融是高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所以華爾街的人驅動力最強,這也是為什么漂亮國有這么多看好大模型的金主,而我們的某些所謂的投資人不看好大模型,本質來講還是和頂級的金融家眼光檔次差太多,充其量是隨著時代紅利有影響力的金融拼縫兒的。
B:最近拿大模型賺錢比較瘋的一批人是二級市場的一撥兒游資。
這里由于信息比較敏感,就不在這篇內容詳細發布,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023 年 11 月 30 號,資本市場發生了什么,再往前的 2023 年春節過后,緬 A 發生了什么。
前兩種可能離大家比較遠,這次交流的第三種拿 Kimi 搞錢的方法,值得給大家細致分享一下。
C:普通人(網紅)用 Kimi 武裝自己的方法。
雞哥原身也是金融從業者,只不過更多做的是一級市場,后來因為體重到了 250 斤影響健康,跑步減肥,愛上了馬拉松。認識了前面的六里屯小王子之后,又搞起了網紅。(小王子以前是互聯網連續創業者,一直在做流量和 AI 應用)
風口上的雞很好飛
搞內容矩陣是極其分裂的,一方面學的就是上面我們說的華爾街體系,利用先進生產力量化一切流程。
雞哥的內容始于 2023 年視頻號爆量的初期,很多人還在糾結抖音的時候,雞哥就無腦的沖入了視頻號。
「從做金融的角度來講,在一個可復制的藍海市場里撈增量要遠遠強于在存量市場(抖音)證明自己」
雞哥的一條馬拉松吐槽視頻,直接爆了,漲了幾萬視頻號粉絲,自此,雞哥理解了,什么網紅,IP,人設,都不如大風刮來了的粉絲爽。雞哥跨越了很多人做網紅的第一個難關---小火一下。
小火之后是最難的
無數普通人獲得偶然流量的爆發,并不能承接的住。
雞哥曾經看過一篇特別接地氣的文章,是刺猬公社《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
里面講了非常樸素的山東大媽媒體村的爆款套路,我覺得比市面上所有的那些知識付費課都牛逼。
一方面,做一級市場出身,在央企子公司當過 CEO 的雞哥,對于內容體系的流程化管理抓的夠狠,另外一方面學習山東大媽媒體村的工作思路,不求精致,只求爆款。最后再結合頭部網紅與粉絲共創的方法足以。
具體打法流程,直接抄毛選。
雞哥說:
「我們很早就研發自己的內容系統和插件做內容創作,基本上實現了 90% 的內容創作流程都是自動化。還是從金融和管理的角度來講,Kimi 出現之前我們就一直從 GPT 3.0 時候開始全面使用了,只是把流程拆的無比的細致,那時候 GPT 產出內容能力還是有限。但是從效率層面,用 AI 去做的每一件事兒都節省了具體的人力成本,以及創意成本。
這就是一個非常樸素的生意,樸素到 2023 年時候的山東大媽媒體村都能用的很好。
我不認為我比大媽們強到哪兒,但是在技術管理我會投入更多,然后在內容層面學習大媽們的務實。」
雞哥在 2023 年,拿到了千萬量級的視頻播放,之前金融圈的朋友看到這樣的成績,曾經合作過的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紛紛尋求跨領域繼續勾兌。
Kimi 技術在內容板塊的低估
舉個例子,傳統的流量爆款恒等式還要人去想,要靠所謂的網感
對于雞哥來說:流量恒等式=熱點+獨特觀點+爭議性。
每個新媒體人都在挖空心思研究,流量到底在哪里?
流量每天就在那里擺著,不是照搬也不是無腦,每個爆款視頻和文案背后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
熱點不用多說,可以迅速吸引大量用戶注意力,具有快速廣泛的傳播力,能夠迅速凝結成巨大的流量池。但如何讓你的內容脫穎而出,就需要找出你的獨特觀點。這點理解起來也很容易,畢竟全網都是千篇一律的文案,即使蹭到了熱點,能否成為爆款也只能是聽天由命,而獨特觀點才是你跑贏數據大盤的關鍵。
但如何知道全網的觀點,而你的觀點如何脫穎而出呢?
傳統的方法,就是海量刷視頻,從爆款視頻開始關注每家言論,尋找突破口,但 Kimi 時代讓這個過程變得更簡單,你可以借助大模型去尋找多方面多角度的觀點,深度分析用戶,找到那個最適合他們胃口的,這不僅能增加你內容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能夠迅速建立起品牌和個人形象,給用戶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僅有這兩點還不夠,你依然可以借助大模型,讓你的內容帶有一些爭議性,做過內容的朋友都知道,爭議性的話題往往更吸引人(就像媒體人去把朱老板和月之暗面的楊老板拉到一起去討論一個二元對立的話題一樣),尤其是互動量要遠比聲音一邊倒的視頻高出很多,高互動也是你成為高爆款的根源,你很難想象一個只有 10 條評論留言的內容跑出百萬量級的播放。
所以,當大模型來臨,爆款將變得簡單,不過還是要提醒一點,人設和品牌形象的樹立,不要貪杯熱點,垂類人設內容即使沒有流量也要堅持,當然,垂類內容易枯竭的問題也在Kimi時代被完美解決。
精品化大模型能力是核心
大模型時代,缺的不是大模型,而是把大模型用精細化的人。
舉個例子,同樣是人,同樣做一件事,為什么很多結果不一樣呢?
我們不去研究太多變量,其中的一個變量,足以致命——流程。
我不是迷信流程,但是牛逼的流程對于生產力的提升,提升到極致,就是無敵。但是牛逼的流程怎么來,從哪里來,怎么優化,這里面就是大家在使用大模型時,拉開差距的點。就像同樣創業,為什么很多品牌會放出加盟,無數人要花錢去加盟。
加盟賣的本質也是專業的流程化這個事情,餐館奶茶,你個人也能開,為什么很多人選加盟呢?本質就是專業的流程加影響力加供應鏈,就是賺錢的王道。放到線下很多人懂,但是一到線上,就不會遷移了。
無限復制的能力是賺錢的本質
矩陣和流程化
矩陣無論是品牌還是超級個體而言,都是當下最重要的存在,有些企業不惜重金求才,搭建新媒體團隊來完成矩陣賬號的搭建。
可能有的大模型老師給你講,「你對大模型說,給我輸出 100 篇內容,于是大模型就會給你文章」,聽過這句話的老板,相信此刻早已對大模型失去了信心。就算 Kimi 現在可以完成 200 萬字閱讀,可以實現長內容輸出,出來的文章也很難通關。這時候有人會問,是不是大模型有待更新?不,就是你的流程化有問題。
從 Kimi 開始,雞哥團隊就積極投身 Kimi 的應用與研究,你對大模型越認真,大模型會用同樣的認真態度來回饋你。而流程化是你解決認真與矩陣的關鍵。想要快速高效搭建矩陣,你必須擁有你整套的內容輸出流程,當你親自去打磨就會發現,其實大部分的流程是固定的,而只有每次的話題選擇,需要你的參與。
以我寫內容為例,曾經一篇文章從選題到最終輸出,一般需要幾十條 prompt 打磨,經歷 3-5 次失望以后,最終靠半機器半手工用 4 個小時完成。而經歷過流程化迭代,現在只需要 15 條語句就可以生成多篇文章,重要的是,不要以為是你看到的那種機器味兒十足的文章,而切實是被同行模仿的垂類爆款。
當你完成流程化搭建,產能會迅速提升,而矩陣,只是注冊賬號的時間。
讓大模型升級你的技術團隊
如果你需要一個 60 分的矩陣,剛才的步驟做完,你已經是流量矩陣專家了,而如果你需要做到 85 分甚至 100 分,一個優秀的技術團隊必不可少。
我們就有這樣一個團隊,可以快速發現各類大模型的迭代,隨時利用我們的流程去測試大模型,一個高效的流量矩陣團隊應當把握一個實用主義原則--誰好用用誰,比如 Kimi 的文章分析和強大的國內信息搜索功能,midjourney 強大且真實性高的繪圖功能,Claude 提供的海外內容搜索分析功能,文心一言的角色設計等等。
技術團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開發出更為高效便捷的工具,利用大模型提供的 api 接口,疊加自身開發的其他功能,讓流程自動跑,低價值低效率的工作程序化執行,提高效率只解決核心創造問題。
比如我們調用文字大模型 api 結構流程化生成文章,繪圖大模型根據文章完成繪圖,再自行開發排版分發程序,實現一件成文矩陣分發結果,讓十個矩陣號的創作排版分發工作,每天壓縮至兩小時以內,當然如果你追求 60 分,10 分鐘足以滿足你的需求。
Kimi時代,賺錢的公式到底是什么?
也許你快速讀完上面的內容,很想知道這個問題。
華爾街有一個說法,叫 20 美金實習生,什么意思呢,就是但凡你是時薪 20 美金的實習生,
你的工作在未來的一段實際大概率會被 AI 替代掉。賺錢的本質是,有人幫你賺錢,你抽取更多利潤。
Kimi 時代,讓無數機器幫你賺錢
有人有無數的矩陣,幫你賺錢。有人有無數的員工產生內容,幫你賺錢。
有人把無數員工的工作用機器人替代,賺錢。
在紅起來的日子里,總有人會問你賺錢了么。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翻篇了,Kimi 提升的是賺錢效率,如果還在能不能賺錢的問題上糾結,那就和那些在討論 Kimi 概念股正不正宗的觀察者們一樣,悲觀者可能正確,但是樂觀者正在賺錢。
雞哥說:
制作內容、創作內容、爆款這些占據了我很多工作的時間,讓我短期做了一些看似無效的工作,但在搭建了專業的流程和方法之后,這些工作的時間又被 AI 給 take over 了。最后 AI 變成了放大我影響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