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每日經濟觀察
曾擁有中國造車新勢力中最豪華的高管團隊,被無數知名投資機構排隊追捧,肩負特斯拉頭號“終結者”使命的拜騰汽車,在2021年6月16日被申請破產后,于2021年7月12日再次被申請破產重整!并留下了無數待解謎題:6輪融到的84億都燒哪了?富士康真放棄拜騰了?拜騰還有機會起死回生嗎?……
01,拜騰汽車再“破產”!
在新勢力江湖中,拜騰汽車曾是最耀眼的明星,哪怕在已然衰落的2020年,還同螞蟻、快手等巨頭一起被評為年度全球獨角獸。自2017年9月成立以來,拜騰汽車更是先后進行了6輪融資,僅前四輪融資,資金規模已達84億元,連一汽、騰訊、寧德時代和富士康等都是拜騰的股東,說拜騰是含著金湯匙出身,毫不夸張!
拜騰汽車創立伊始,就搭建出了一個超豪華的高管團隊,寶馬副總裁、“i8之父”畢福康,英菲尼迪中國區總經理戴雷等悉數加盟,還吸引了來自蘋果、谷歌和特斯拉的技術專家涌入,這也是拜騰能拉高市場預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其概念車展現的48英寸共享全面屏和BYTON隔空手勢傳感器等可以說滿足了很多人超越特斯拉的構想。
然而無論是資本還是用戶,耐心都是有限的,風光沒2年,拜騰就遭遇了量產幾番跳票、債務逾期、停工停產、裁員風波、聯合創始人相繼離職等一系列打擊,幾近崩盤邊緣。
2021年7月13日,拜騰破產的消息不脛而走,旋即在車圈和財經媒體圈引發熱議,人們很難相信這么大的公司,說破產就破產?
據天眼查APP顯示,7月12日,拜騰汽車的運營主體(關聯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新增破產重整信息,案號為蘇0113破申26號,經辦法院為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申請人為上海華訊網絡系統有限公司。
靴子落地,昔日新勢力驕子何以淪落至此?
02,帝國崩塌真兇!
拜騰的急速下墜,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燒光84億,公司被掏空!
與賈躍亭的PPT不同,拜騰最開始還是拿出了誠意的,2018年1月8日,拜騰發布了其首款樣車BYTON Concept,彼時拜騰總裁更是自信滿滿宣布:量產車M-byte將于2019年初量產。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拜騰全力沖刺量產大關時,豈料拜騰卻停滯不前了,量產上市的時間一拖再拖,從2019年年初拖到2019年年底,到了年底,又再次延期到2020年年中,就連央視都看不下去了,公開報道拜騰“燒光84億元卻造不出量產車”。
新車遲遲無法量產交付,消磨了資本的耐心和消費者的熱情,也直接導致了其后續的融資不暢與資金鏈斷裂危機。很多人疑問,不是融了84億?怎么才短短3年就燒沒了?都燒哪里了?
蔚來、理想、小鵬和哪吒等量產車型都已經交付開賣了,哪吒汽車更是在融資45億時就完成了首款車的交付,而拜騰84億燒光還沒見到車影,顯然不正常,事出反常必有妖。
2020年7月,一篇名為《300人吃掉5000萬零食、一盒名片上千,拜騰怎樣燒掉了84億?》的文章在車圈刷了屏,連理想汽車的李想都第一時間轉發并作評。從這篇文章的精準爆料并結合已知線索來看,我們似乎找到了84億燒光的“合理性”。
拜騰不到2000人的團隊,卻設立了29個VP(副總裁),并且核心高管和技術團隊,全部來自寶馬、英菲尼迪、特斯拉和奔馳等名企,光這些高管的薪酬,全部按世界500強的同級甚至更高標準支付,就連名片,一盒都要1000元(普通員工300元),這首先就是一筆天價支出。
此外,德國人畢福康對中國人天生不信任,他不坐鎮南京總部,卻花巨額成本在北美成立了拜騰的研發中心,北美區區幾百人的研發團隊,薪水是中國區所有員工(1400人左右)的3倍,光零食開銷,北美團隊一年就吃掉了半個億!畢福康本人也是極盡奢侈之能事,外出必選高檔餐廳,必點最貴最好的紅酒……
更慘的是,畢福康建立北美研發總部后,招來的清一色是硅谷的懶散程序員,很多甚至都不是汽車行業的,導致了研發效率差,技術成果上不了臺面,折騰幾年,最后還要將電動汽車最核心的動力總成、電池、電驅動橋和電控系統全外包給德國博世。
單整車控制器(VCU)一項,拜騰給到博世的開發價高達億元,而友商VCU的開發價在幾百萬元層級。就連付給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的項目咨詢費,都在八位數級別。
2018年前后,拜騰宣布與澳大利亞一家知名駕駛員監控系統(DMS)開發公司合作,涉及金額高達5000萬美元。同年,拜騰承擔下一汽華利8億元的債務和5462萬的員工薪酬,這是作為拜騰一汽提供的汽車生產資質的對等交換條件,但這筆債務,至今未償清……
一邊是拜騰無休止式的揮霍,“花錢如瀑布”卻不見成果,一邊是資本市場對新勢力預期的下滑(2019年蔚來上市表現不佳),導致拜騰的融資雪上加霜,雖然2021年1月,好不容易出現了白騎士富士康,當時坊間傳聞富士康擬投資拜騰汽車2億美元,但并未落錘。
按照電動車行業的投資規律,像蔚來和拜騰這種立足中國全球布局的商業打法,保守估計需要200億才能實現成功,遺憾的是,拜騰在燒光84后已成無米之炊了。
高層內斗、管理混亂
拜騰的CEO畢福康和總裁戴雷都是德國人,最早戴雷就是畢福康挖來的,開始關系倒融洽,不過這兩個高管立場不同個性迵異,矛盾逐漸激化,終于爆發了奪權戲碼。最終畢福康于2019年4月走人,還帶走了部分高層和技術團隊人員。此舉令資本市場對拜騰的態度急轉直下。
左:畢福康,右:戴雷
戴雷上位后,卻沒有抓住管理層洗牌的機會嚴抓管理,及時止損,反而讓大公司頑疾在拜騰暴露得更加徹底。在拜騰內部,溝通成本高企,各自為政,如拜騰電子電器團隊和動力系統團隊居然很少進行交流,項目無法實質推動……這在電動汽車行業簡直聞所未聞。
拜騰北美研發總部的真實技術實力本來就不行,可是中國區團隊發現研發問題后,卻沒有權力進行技術調整,這直接影響了拜騰的量產進度。中國區研發團隊曾強烈要求將北美研發業務轉到中國,但遭到管理層拒絕,背后的原因,你細品。
就連公司的重要信息,戴雷都各種封鎖不讓員工知曉,多位拜騰員工表示“大家開始其實并不相信小道消息,但是到后面發現小道消息都是真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
高層內耗,中國區沒話語區,研發面目全非,成了摧毀拜騰的第二把砍刀。
欠薪裁員、停工停產
畢福康離職后不久,戴雷也走人了,拜騰融的錢燒光了,還欠一屁股債,就連員工的工資都拖欠,2020年4月,拜騰欠薪事發,6月23日,100多名員工跑到拜騰總部討薪但無果。為什么只有100多人呢?因為被曝欠薪的中國區總數為640人左右,其中留崗人員100人左右,停薪留職人員超500人(就是變相裁員)。
此外因拖欠了近一個億的工程款,南京生產基地也被中建二局停電。2020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拜騰兩度決定停工停產。拜騰的德國子公司和北美分部,也相繼啟動破產程序。
拜騰作為失信被執行人的涉案事件高達13宗。資金鏈徹底斷裂的拜騰,已到了懸崖邊緣。
至此,我們仿佛看了一場土豪花樣作死的大戲,從揮金如土燒光84億,到高層互斗掏空家底,從員工大面積欠薪事件爆發,到海外分部相繼破產,拜騰中國區已危在旦夕。
后記:失落的“接盤俠”
很多人疑惑,一個中國的汽車品牌,為何甘愿交給老外來操盤?讓老外講中國汽車的故事唱得是哪出?其實這與媒體鮮有提及拜騰汽車的前世今生不無關系,拜騰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只有一個,他叫馮某某。
2015年,馮某某的和諧汽車與騰訊和富士康簽訂了《互聯網+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共同在香港注冊成立了FMC公司。在FMC的主導下,拜騰汽車正式成立。你一定想不到的是,那2個德國人畢福康和戴雷就是馮某某斥重金挖來的“吉祥物”。
原本的故事走向,應該是這2個德國人在臺前“表演”,馮某某跟郭某某和馬某某在幕后得利,豈料,2016年,馮某某人間蒸發了好久,在馮某某意外消失的這段時間,為免受連累,富士康和騰訊相繼從FMC中撤資,這三個超級巨咖的分道揚鏕,讓剛誕生不久的FMC元氣大傷,更為拜騰日后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至于2020年1月4日的富士康再拋橄欖枝,權且當做是基于商業利益的一次政策投機性示好吧。另據鎂客網和彭博社等多家媒體最新消息,此前進駐拜騰的富士康相關人員正在陸續撤離,與此同時,原一汽資本控股實控人,南京盛騰董事張影已被任命為拜騰汽車最新董事長,接管該公司。
富士康會不會再次成為過客?拜騰能否涅磐重生?或許只有時間能解答。
原創不易,你的支持是對我們的萬分鼓勵。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原創文章,記得閱讀完以后點贊轉發哦。堅持是一種態度,加油,奧利給!
參考資料:
信源綜合21財聞匯、中國基金報、鎂客網、車訊表選、汽車頭條、未來汽車Daily、百略網、天眼查等相關報道,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