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聯網引領數字經濟新發展”為主題的2021(第二十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騰訊攜多項業務參展。騰訊天籟行動亮相“科技向善”主題展廳,并在大會閉幕式“星光盛典”上,入選本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互聯網創新之星”。騰訊會議旗下天籟實驗室專家研究員李岳鵬來到現場,講述了天籟行動用科技助力社會公益的故事。
中國互聯網大會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歷屆均得到了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北京市政府等部門的指導與支持,是中國互聯網業界極具知名度的年度行業會議。
(天籟行動入選 “互聯網創新之星”)
“天籟行動”開放AI音頻技術 積極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
在2020年9月27日的國際聾人日,騰訊會議旗下天籟實驗室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等機構發布“天籟行動”,宣布免費開放騰訊天籟AI音頻技術,幫助聽障人群解決“聽不清”難題,助力構建信息無障礙社會。自“天籟行動”啟動以來,騰訊充分發揮騰訊天籟AI音頻技術優勢,開放自身的能力,從“技術開放”“聽力篩查”和“康復行動”三方面著手,專注為聽障人士群體的身心康復,以及信息壁壘的疏通做出貢獻。
(騰訊天籟行動發布)
目前,天籟實驗室已攜手國內最大的人工耳蝸廠商之一——諾爾康(Nurotron)研發出集成騰訊天籟音頻降噪技術的人工耳蝸產品,實現了多媒體降噪技術在提升人工耳蝸性能方面的全國首批落地場景之一。
在今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天籟實驗室聯合多家機構單位,推出線上數字測聽工具,將聽力測試融合專業性和趣味性,呼吁大眾關注聽力健康狀況。
天籟實驗室是騰訊會議旗下頂尖的音頻通信和處理研發團隊,自成立以來持續深入探索音頻AI技術。作為騰訊會議背后的關鍵技術,騰訊天籟是新一代實時音頻技術,致力于讓用戶在實時音視頻會議中可以“聽得見、聽得清、聽得真”,音頻智能降噪等多項技術已在騰訊會議中得到應用。前不久,為了攻克復雜聲學場景下遠場拾音的技術挑戰,解決企業會議室開會難題,天籟實驗室創新性發布“天籟語音模組”,能夠實現12米超長距離拾音,打造會議室里的“順風耳”。
李岳鵬在大會上表示,天籟行動是一種創新的科技公益模式,未來希望能給聽障用戶帶來更多的幫助,讓他們更好地聽清這個世界,從而全面助力聽障人群信息無障礙社會的構建。
(李岳鵬出席“星光盛典”)
致力用科技連接公益 全面促進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
如今,伴隨數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科技已經成為助力社會公益發展的新動能。2019年,騰訊將“科技向善”納入公司新的使命和愿景。今年4月,在第四次戰略升級中,騰訊發布了“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騰訊一直致力于發揮自身能力與技術優勢,更好地回饋社會,讓科技給社會帶來更多可能。
近年來,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騰訊優圖實驗室突破“跨年齡人臉識別”,助力警方尋回被拐十年兒童;推出反電信網絡詐騙公益平臺“守護者計劃”,協同社會多方力量,為民眾提供全方位的網絡安全防護。
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曾提到,科技在無障礙領域,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騰訊將秉持“科技向善”的愿景,與各界公益組織和合作伙伴一道,以科技與平臺的力量,助力無障礙社會的實現。
“天籟行動”計劃,是騰訊基于“科技向善”的愿景,進行體系化、持續性建設的科技公益落地,讓社會看到了技術連接公益的更多可能性,讓看似冰冷的科技充滿人性的溫度,為大眾帶來福祉的同時,更照顧到少數人群。
未來,天籟實驗室將持續探索從科技向善到科技公益互助模式的延展,不斷擴展公益生態的廣度和深度,并聯手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公益慈善的數字化創新,推動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