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色灰藍,擊之有金石之聲,起源可溯至西周,堅實耐用,古樸素雅。在古代建筑中,一磚一瓦均為人工燒制而成,如今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古法手工制作已屬稀有。
找土,用水泡透,混合成泥,先用木頭模板做成磚的雛形,再手工拍打修正,最后進窯燒制……年輕手藝人張其鵬依然每天堅持著傳統制作工序,“不敢有絲毫馬虎”。與老一輩不同的是,他在制作過程中加了一道重要環節:拍視頻+直播。“我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我們的日常,近距離感受到古法手藝的魅力。”
從2018年至今,1600多個視頻作品和多次直播,重燃了46.6W人對古法手藝的關注。雖耗時費力卻秉持古法的手藝人日常,以及流傳千年的制法和青磚青瓦,再一次通過張其鵬在快手(快手昵稱:三忠古建手工青磚青瓦脊獸;快手ID:274386953)的記錄與分享,綻放出昔日的光芒。
大學生回鄉傳承非遺手藝
27歲的張其鵬,甘肅省甘谷縣永安村生人,是古法制作青瓦的傳承人。因從小接觸古法制作青瓦工藝,畢業于蘭州理工大學金融學專業的他,選擇返鄉傳承家族手藝。在張其鵬的記憶中,家里祖祖輩輩都是做青磚青瓦的。
“從我太爺爺開始,可考證的至少得有四五代人了。”張其鵬說,“我們這里周圍幾個村都是做古建筑建材的,大約有一千多年經營歷史,主要是因為我們這里土好。”當地土壤多為黃土,屬粉砂質粘壤土,不適合耕種,卻很適合用來做制磚瓦的材料。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磚瓦廠取土不可以破壞耕地、林地、文物等,也不可以超標排放。張其鵬所在的永安村大部分位于川區地帶,少部分區域是山地,村的東面由北向南散渡河流過。村東部的椅子山土體為紅壤土,是配合生產磚瓦、制作脊獸的原料之一,西山背后屲村、馬家屲村的土是生產磚瓦、制作脊獸的主要原料。據張其鵬介紹,永安村是以古法生產古建筑建材為主要產業的村落,除青瓦外,做青磚、獸脊花脊的也很常見,“但基本每家每戶只專營一種”。
當地縣志記載,自宋朝起,這里的人就已經開始從事青磚、青瓦、脊獸等建筑材料的生產。其中,脊獸更是被評為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脊獸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宮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在現代,脊獸可理解為屋脊藝術,就是在屋脊上通過陶藝塑造成花朵、猛獸等圖形,也泛指陶藝古建筑建材。”
以家庭為單位制作,也是千年流傳的規矩。目前,張其鵬與父母一起在老家經營著小型作坊,以古法制造青瓦為主。“陶青瓦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從岐山遺址可見遺存。在春秋時期的遺址中,較多發現板青瓦、筒青瓦、青瓦當,表面多刻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可知屋面也開始覆青瓦。到了秦漢時期,已經形成了獨立的制陶業,在工藝上也有許多改良,因其輝煌成果,史稱‘秦磚漢青瓦’。”
古建修繕離不開古法磚瓦
手工制作除了讓造型更加精美外,青磚青瓦也更具實用性。“古代青磚青瓦成品密度可比硯臺,經久耐用。用青磚青瓦造的房子,冬暖夏涼,能保證幾百年的使用壽命。”但古法制造步驟相對繁瑣,從找土、泡土到做土坯、窯燒、搶窯……大約需要二十多個環節。“古法純手工,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控,三個人一天下來只能做1000片瓦。”在當地,因基本家家戶戶都掌握這門手藝,手工制瓦的價格并不高,“有時甚至比很多地方的機制青瓦還便宜”。
古法手藝人的存在價值遠不止于此。因年代久遠,許多建筑文物都需要重新修繕,而古法磚瓦自然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蘭州文化宮、天水麥積山和甘肅嘉峪關城樓在修繕時,所需部分磚瓦都是由我們來提供的。”在間接參與古建修復過程中,張其鵬也逐漸意識到:古法需要傳承,更需要被更多人看見。
遇見快手 找到傳承新方式
“2015年,村里越來越多人開始用快手,我也跟著下載了一個,沒事時看一看。”看得多了,張其鵬開始琢磨著把古法制作過程記錄下來。2018年,他試著上傳了幾條視頻,發現播放量還可以,于是開始持續更新。
受氣溫影響,張其鵬家的青瓦每年都是從清明做到立冬,七個月時間里,除了拍一些制作過程的視頻,平時干活時他也會開直播。“夏天開得多,基本上天天播,每天干活前先把直播打開,一播就是十幾個小時,平均每場一兩百人看,偶爾最多能達到三千多。”多一個人關注,就多一份傳承的希望。
在張其鵬一天的工作中,基本都是與土為伴。用水把土泡透做成泥巴,再用木頭模板做成磚瓦的雛形,然后再手工拍打,修正,手工成型。此外,視頻中還能經常看見磕瓦片、裝窯、燒窯的過程。“基本從頭到尾都需要人力,尤其是手工成型這一步,特別麻煩,而且需要經驗。”
稍微有點天分的人,掌握所有基本技能大約要一兩年時間。“但做出來的成品怎么樣,還得看個人努力。”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古法工藝的張其鵬,坦言自己的技藝也還在不斷進步中。
“細致,精美”“原來古時候一塊磚做起來如此麻煩”“果然慢工出細活”……對制作過程精益求精,讓張其鵬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也讓更多人看見了古法青磚青瓦和獸脊的制作過程。有不少人聯系他,想要購買青磚青瓦。“之前我們主要在甘肅省內發貨,用了快手后,全國各地的訂單越來越多。”
在快手有了一定關注度的張其鵬,也會幫村里其他人做宣傳。在他的視頻中,還能看見“捏花脊”的過程。民間手藝人將泥團直接用手捏成花瓣形狀,一片一片粘合在屋脊上,栩栩如生的立體花脊躍然于屏幕上。盡管因環境問題,村里的古老燒制法面臨改良,但張其鵬說:“會繼續用快手記錄古法工藝,讓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