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酒店“刷臉”辦理入住登記的時代,成為了過去式。
近期,上海、杭州等地相繼傳出酒店已開始調整辦理入住政策,不再要求客人“強制刷臉”。新浪科技走訪發現,在北京地區,希爾頓歡朋酒店、全季酒店、漢庭酒店、北京瑞吉酒店、北京金隅喜來登大酒店等酒店,均已不再要求“刷臉”入住。
酒店工作人員表示,“不再強制要求‘刷臉’入住的指令是由公安部門近期下發的,原因是有不少用戶反映侵犯了個人肖像及隱私等權益。”
而在酒店刷臉入住的背后,各類提供刷臉設備、平臺系統的企業,早已形成了一條龐大的生意產業鏈。政策調整也將導致企業利益受到牽連。作為“刷臉”生意中最為主要的刷臉技術提供方,支付寶或被波及。近期在閑魚平臺,就出現了大量拋售支付寶刷臉設備的信息……
“設備都被撤走了”
在北京地區,目前新浪科技走訪的華住集團旗下全季酒店、漢庭酒店、桔子水晶、美居酒店、亞朵酒店等品牌已經全部取消強制“刷臉”入住。此外,希爾頓歡朋酒店、北京瑞吉酒店、北京金隅喜來登大酒店等多家酒店旗下門店也已取消強制“刷臉”入住。
如果你忘記帶身份證的話,到前臺可以通過掃碼提交公安機關提供的二維碼,提交信息核驗通過后便可以入住。據該酒店人員稱“這個政策是近期剛開始施行的,我們的設備也都已經撤走了。”
在一些酒店內,雖然前臺仍能看到擺放著帶有攝像頭的人臉驗證機器,但客人辦理入住時已不再要求人臉驗證。北京地區外,目前上海、深圳、杭州、蘇州等地也已經先后取消酒店入住強制“刷臉”。
對此,有行業人士評價表示,“酒店入住‘刷臉’未曾入法,也從未成為部門規定,全國酒店行業也未有過相關明文。總體看,它就是各地相互效仿而來。那么打破這一普遍的做法時,各地有著充分的自主權利,這樣的權利應當得到尊重。”
另有法律界人士表示,“人臉識別只是驗證住客身份的方法之一,并非必要手段。根據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相關規定,如果要采集人臉信息,必須滿足一系列條件——需要取得單獨同意、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向旅客告知處理方式、完成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等。”
不過有意思的是,既然酒店入住“刷臉”未曾入法,也非入住必要手段,那為何酒店“刷臉”入住卻長期盛行,甚至于讓大家產生了“必不可少”的錯覺呢?
閑魚現大量支付寶廉價刷臉設備
事實上,早在2017年,騰訊、阿里等企業就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酒店行業,推出了新的酒店業刷臉入駐、支付等方式。其中,飛豬和支付寶聯合推出的“未來酒店”,以及騰訊聯合藝龍、住哲等行業合作伙伴推出的“微信生態酒店”(原微信未來酒店)最具代表性。
早在2017年8月,據飛豬未來酒店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其代運營的酒店的數量已經超過2萬家,日服務達到10萬間夜。而在2019年11月,微信酒店景區行業運營團隊透露的一則消息顯示,彼時中國90%的酒店也已經接入了微信生態。在兩大巨頭的推動下,在絕大多數一二線城市,“入住酒店需要刷臉”已成為每家酒店必須做的事。
如今,伴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后推出禁止“強制刷臉”政策,酒店行業曾廣泛普及的刷臉入住方式,或許將從此走向終結。當前,以歐道、中安、華視、沃土、藍色妖姬、海康威視(32.940, -0.23, -0.69%)等為代表的一批酒店用人臉識別終端設備,將最先受到影響。此外,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的平臺企業們,也將受到波及。
有刷臉支付設備代理人員對新浪科技透露,此前在推動刷臉支付進入酒店行業時,支付寶方面曾出臺了大量商家激勵政策,并且自研了刷臉支付設備“蜻蜓”,投入30多億元補貼推動刷臉設備鋪設。在支付寶官網上,目前仍有大量面向酒店行業的刷臉方案正在推廣。但隨著酒店業強制刷臉被取消,這些業務也將受到影響。
新浪科技發現,在閑魚、小紅書等平臺上,目前已有大量支付寶旗下“蜻蜓”刷臉設備的二手交易信息,此前定價1000-40000元間不等的刷臉設備,二手轉賣價多為200元-500元之間,轉售價甚至低至1折。甚至有個別回收商家透露,由于部分“蜻蜓”刷臉設備系統簡單只能運行系統初始軟件,目前在二手市場非常不受歡迎,回收價低至50元/臺。
專家:AGI正加劇刷臉隱私泄露風險
據上述刷臉支付行業人士對新浪科技介紹,“通過刷臉這種入駐方式,首先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加‘科技’的入住體驗感,此外還可以提高入住銷量,為酒店節省人力成本。而通過引導用戶刷臉進一步獲取到用戶信息,將用戶變為酒店的會員,還可以讓其在后續的消費環節與自身有更多的交互,產生更多價值。”
不過在這一過程中,當用戶同意刷臉后,也意味著自己授權同意商家的一些潛在廣告或者其他服務推薦,這實際上已經默許了信息或個人隱私被第三方使用,但這些被默許使用的機構,往往是酒店未做披露和告知的。“因此,也可能滋生越來越多的數據濫用和個人隱私泄露。”
近兩年來,伴隨著新一輪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AI換臉、AI盜取聲音等技術正在快速成為新型的詐騙手段。據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瑞萊智慧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國內AI詐騙案件共發生5起;而2023年全年,AI詐騙案件在全國多地開花,已發生至少16起。可以預見,此類案件數量在2024年還會持續增長。
“如果酒店可以隨意收集人臉數據,一旦這些被收集的數據不慎泄露,那潛在的威脅將是巨大的。”在與新浪科技溝通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專委委員和君咨詢業務合伙人黃林直言,“可以說,AGI的發展加速了這一風險。”
事實上,為規范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國家網信辦去年8月發布了《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也明確規定除非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否則不得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此外,即將施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也規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務時,不得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
在黃林看來,《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其原則就是最少使用、遵循自愿以及最小儲存。”取消酒店強制刷臉入住,不僅是對個人隱私保護的重視,也是社會治理手段的優化和調整,“體現了在公共安全、商業利益和個體權益之間尋求平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