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湯科技的關注,筆者從未停止過,商湯的產品設計與商業思維是四小龍中最出色的,去年4月商湯日日新大模型發布時筆者也曾聊過這個話題《商湯日日新大模型》,這次因為港股爆漲再次進入視線中。
1,營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關于傳統AI這塊:可以理解為2G模式下的AI服務。這里我對比了三家公司,科大訊飛,云從科技,商湯科技。很顯然,這些傳統的AI公司都在試圖擺脫政府項目的模式,2G業務占比出現顯著下降。
從大模型的賦能方向上來看,各個方向不盡相同,商湯科技:重心轉向AICG+智能汽車方向。科大訊飛:重心繼續賦能各行業,特別是教育、醫療兩個大方向。云從科技:重心轉向2B的商業化場景。
相比而言,商湯科技的轉型動作最大,全面擁抱AGI時代的新商業模式。
2,關于AIGC業務
AIGC是23年全球發展最迅速的業務,同質化也較嚴重,筆者這里選取有代表性兩家企業萬興科技和美圖公司作對比分析:
美圖一直圍繞美業解決方案深耕細作,從C端的美圖秀秀,到Wink,到B端的攝影店,以及近期收購的設計師網站“站酷”社區。萬興科技圍繞設計類工具鏈展開,從視頻/繪畫/文檔創意,到工具集合。商湯的AIGC包括"如影"和"秒畫"等功能,23年在AIGC板塊取得了11.8億的收入,但公司整體陷于巨大虧損中。
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預測,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32達到1.3萬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42%。這么大的市場蛋糕,商湯如何快速的做大做強AIGC這塊業務,關系到商湯財務扭虧的關鍵之戰。
3,關于智能駕駛業務
商湯把智能駕駛業務定位為公司三大業務板塊之一,戰略上非常重視,目前商湯在智能駕駛的主要營收貢獻仍然在艙內及部分ADAS這塊,這塊業務可以和虹軟科技一起對照比較下。
艙內及ADAS這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競爭格局并不好,一方面艙內系統定制化比較多,艙外的ADAS方案相對比較大廠幾乎都有應對方案,所以商湯的“絕影”解決方案如何能從這塊業務中突圍出去,是比較大的考驗。
有市場解讀商湯這次暴漲的原因系UniAD解決方案的首秀,它是一個端到端的純視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其技術原理上類比FSD V12,將感知和控制融合,完全基于數據驅動的自動駕駛大模型。
商湯在年報中披露UniAD已經實車運行,商湯這里面遇到幾個大的挑戰:
A1:自動駕駛軟件系統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事件,由實車到批量會有很長的路要走,少則二年,多則數年,商湯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A2:商湯自己不造車,在沒有經過實車驗證可行性前提下,車企的合作意愿度有多高,百度犯下過這個錯誤,商湯如何解決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A3:關于UniAD的商業模式,如何與這些大佬競爭,包括FSD,華為智駕,百度自動駕駛。有人給商湯出主意,可以走出一條低成本的獨立第三方之路,可類比AEB的福瑞泰克。
4,關于算力規模
筆者這里以算力作為它們的實力對比。商湯擁有的最大優勢就是算力規模,這也得益于23年之前的戰略眼光,當年購買NV的卡應該是非常具規模的。
商湯在年報中批露的算力卡規模:12000P,4.5萬張GPU。目前這個算力規模排在國內第一的位置。科大訊飛年報中批露:公司與華為聯合發布首個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萬卡國產算力平臺“飛星一號”。云從科技年報中披露:1200P。
也許這也是商湯這么有底氣進軍自動駕駛的理由!
商湯年報中發現了一個非常創新的事物:DeepLink,它是一個對標CUDA的國內并行計算系統。我查了下,這方面的資料很少,商湯這里第一次批露國產并行計算系統,有了解的朋友歡迎留言,謝謝!
5,關于商湯大模型的商業分析
關于大模型商業模式,第一類是良好基礎業務作支撐的,像Microsoft,金山辦公;第二類是有龐大用戶規模的,像Tesla,賽力斯;第三類是小處作眼,深耕細作,像美圖。
商湯從經營上看,確實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新型業務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商湯也面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缺乏良好的基礎業務作支撐,沒有沉淀龐大的用戶規模,面臨著大模型的龐大算力開支,AIGC及自動駕駛領域的激勵競爭。
商湯要想實現財務上的收支平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商湯的商業拐點遠沒有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