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今年三月開始找房子
最終在這個四月在靜安寺附近租下一套小高層
面積不大但位置很好,租金5800元/月,就當我覺得租金有點貴的時候
房東那邊跟我說這套房去年這個時候還租的7600元/月

從7600到5800,前后大概23%的降幅
如果不是誆我,我想我的選題又來了
我將這個問題拋給一線中介,對方說太正常了,然后扔來一份數據

這是貝殼系租賃在全國7個城市的租金波動數據
上海的租金不管是環比還是同比都有明顯下滑
具體的我展開跟大家說
可能是近半年來租賃市場的最大變化
01
“現在的租金對比去年輕松掉個20%”
這是市調過程中中介小哥們叨叨最多的一句
全市情況是不是都如此,我拿到3個核心數據
首先是貝殼的租金環比,今年1季度環比去年4季度
環比下跌了3%左右,跌幅不大,也就是5000元月租降了150元
不對勁的地方是租賃旺季居然敵不過去年底的租賃淡季

接著我對比了今年1季度跟去年1季度,同比跌幅居然達到10%
這還是平均跌幅,也就是說至少有相當部分租金跌幅是在20%左右
根據過往租金數據,5%以內的波動都是正常范圍
也就是5000月租的房子分別的旺季跟淡季漲250元跟降250元都正常
去年10月也是上海租賃低谷,那時候10月租金單價同比下降了6%
這些數字對比今天的10%不是一個量級
所以上海的租金經歷了什么
我市調了全市14個區的2-3個核心板塊的一室戶租金的變化
哪怕是一室戶這種較為堅挺的租賃產品,這個4月租金水平對比去年4月也要下滑8.7%

考察對象為同小區同戶型的中等樓層中等裝修的租金同比波動,注:外環內一室戶為30-40平左右,外環外一室戶在40-50平左右
嘉定安亭的紅梅小區一室戶月租去年4月2850元左右,今年4月2350元左右
南翔一室戶月租去年4月3000元左右,今年4月2700元左右
松江九亭的青春驛站小區的租金同比去年4月降幅達到10%
印象最深的是我剛來上海租過的寶山楊行的富楊路223弄
一室戶月租從去年2700元降到今年2000元,直接跌回我剛來上海的2016年
這波跌價里有兩類房子跌的比較多
一類是市中心老破小
楊浦的中原還有五角場的次新租賃價格還比較堅挺,但老房子租金降幅超10%
我踩盤的靜安那種新式里弄里的老房子,已經不是降幅問題
而是降價也沒人愿意租,踩著木樓梯吱呀呀,一樓公區還有人做飯,我自己看到這樣的房子也是扭頭就走

還有一類就是大戶型
市調的幾乎所有板塊里一室戶是所有面積段跌幅最小的,越大戶型跌的越多
五角場的兩房降幅超過10%
靜安的中凱城市之光兩室租金去年11000元/月,今年7500元/月
中山公園的門店經理跟我說,去年4月他們門店租賃營業額20萬左右,今年減半
中介小哥們對租金價格描述最多的一句就是
去年的成交價今年的掛牌價
有幾位從事租賃五六年的中介小哥說這種跌法沒怎么見過
02
那這樣的租金下滑,背后的租賃開單量一定很少吧
奇怪的是訂單量反而能維持基本的平穩
就算有降低的但是跟租金的跌幅比起來灑灑水
這方面我拿到了一個核心數據
租賃關于成交訂單的計算有個大三月的概念,就是過年后截至三月底
今年的大三月貝殼的租賃訂單數量在2.58萬套左右,算不錯的
這里面包括了省心租出房、普租、鏈家自如出房
其中省心租的數據接近8000多套,對比往年也是正常數據

所以成交單量在成交價格面前顯得情緒穩定的多
我市調了全市范圍的核心板塊單門店的開單量情況
在我市調的14個區的40多個板塊里他們對比去年同期的開單量
平均跌幅控制在14.6%左右,其中20%的板塊開單量跟去年沒發生變化

寶山的區中心淞寶,價格雖然下滑,但是陪讀的人還跟去年一樣多
臨港的海灣,因為附近有上師大附中、附小等學校,周邊學生撐起租賃市場
浦東花木的小哥跟我說今年跟去年差不多的開單量,只不過今年過來租賃的人有不少是從外灘或者陸家嘴過來的,租金消費降級也是部分板塊的客戶動力之一
還有些板塊的租賃單量不降反增
徐匯濱江附近涌入不少阿里巴巴園區過來的企業,附近租賃需求也起來了
楊浦新江灣城一房難求,這里去年10月開始就陸續有企業從漕河涇搬入
我們都嫌有點遠的朱家角因為環境好還涌入不少自由工作者
最讓我沒想到的是保租房
我三月找房的時候也開始關注保租房,因為就連靜安也有保租房可以選

開業當天我跟著同事去了現場,從現場的火爆也感受到了上海的租賃需求
這就讓我有點不解了
往往租金下滑伴隨著訂單量的減少
也就是租房的人變少了,房屋空置變多,房東會降價出租
但現在是租房的人還在,可租金自己往下走了
一句以價換量也解釋不通,因為量穩價跌幾乎是同時發生
所以現在的租賃市場到底發生了什么
我從今年三月開始找房子
最終在這個四月在靜安寺附近租下一套小高層
面積不大但位置很好,租金5800元/月,就當我覺得租金有點貴的時候
房東那邊跟我說這套房去年這個時候還租的7600元/月

從7600到5800,前后大概23%的降幅
如果不是誆我,我想我的選題又來了
我將這個問題拋給一線中介,對方說太正常了,然后扔來一份數據

這是貝殼系租賃在全國7個城市的租金波動數據
上海的租金不管是環比還是同比都有明顯下滑
具體的我展開跟大家說
可能是近半年來租賃市場的最大變化
01
“現在的租金對比去年輕松掉個20%”
這是市調過程中中介小哥們叨叨最多的一句
全市情況是不是都如此,我拿到3個核心數據
首先是貝殼的租金環比,今年1季度環比去年4季度
環比下跌了3%左右,跌幅不大,也就是5000元月租降了150元
不對勁的地方是租賃旺季居然敵不過去年底的租賃淡季

接著我對比了今年1季度跟去年1季度,同比跌幅居然達到10%
這還是平均跌幅,也就是說至少有相當部分租金跌幅是在20%左右
根據過往租金數據,5%以內的波動都是正常范圍
也就是5000月租的房子分別的旺季跟淡季漲250元跟降250元都正常
去年10月也是上海租賃低谷,那時候10月租金單價同比下降了6%
這些數字對比今天的10%不是一個量級
所以上海的租金經歷了什么
我市調了全市14個區的2-3個核心板塊的一室戶租金的變化
哪怕是一室戶這種較為堅挺的租賃產品,這個4月租金水平對比去年4月也要下滑8.7%

考察對象為同小區同戶型的中等樓層中等裝修的租金同比波動,注:外環內一室戶為30-40平左右,外環外一室戶在40-50平左右
嘉定安亭的紅梅小區一室戶月租去年4月2850元左右,今年4月2350元左右
南翔一室戶月租去年4月3000元左右,今年4月2700元左右
松江九亭的青春驛站小區的租金同比去年4月降幅達到10%
印象最深的是我剛來上海租過的寶山楊行的富楊路223弄
一室戶月租從去年2700元降到今年2000元,直接跌回我剛來上海的2016年
這波跌價里有兩類房子跌的比較多
一類是市中心老破小
楊浦的中原還有五角場的次新租賃價格還比較堅挺,但老房子租金降幅超10%
我踩盤的靜安那種新式里弄里的老房子,已經不是降幅問題
而是降價也沒人愿意租,踩著木樓梯吱呀呀,一樓公區還有人做飯,我自己看到這樣的房子也是扭頭就走

還有一類就是大戶型
市調的幾乎所有板塊里一室戶是所有面積段跌幅最小的,越大戶型跌的越多
五角場的兩房降幅超過10%
靜安的中凱城市之光兩室租金去年11000元/月,今年7500元/月
中山公園的門店經理跟我說,去年4月他們門店租賃營業額20萬左右,今年減半
中介小哥們對租金價格描述最多的一句就是
去年的成交價今年的掛牌價
有幾位從事租賃五六年的中介小哥說這種跌法沒怎么見過
02
那這樣的租金下滑,背后的租賃開單量一定很少吧
奇怪的是訂單量反而能維持基本的平穩
就算有降低的但是跟租金的跌幅比起來灑灑水
這方面我拿到了一個核心數據
租賃關于成交訂單的計算有個大三月的概念,就是過年后截至三月底
今年的大三月貝殼的租賃訂單數量在2.58萬套左右,算不錯的
這里面包括了省心租出房、普租、鏈家自如出房
其中省心租的數據接近8000多套,對比往年也是正常數據

所以成交單量在成交價格面前顯得情緒穩定的多
我市調了全市范圍的核心板塊單門店的開單量情況
在我市調的14個區的40多個板塊里他們對比去年同期的開單量
平均跌幅控制在14.6%左右,其中20%的板塊開單量跟去年沒發生變化

寶山的區中心淞寶,價格雖然下滑,但是陪讀的人還跟去年一樣多
臨港的海灣,因為附近有上師大附中、附小等學校,周邊學生撐起租賃市場
浦東花木的小哥跟我說今年跟去年差不多的開單量,只不過今年過來租賃的人有不少是從外灘或者陸家嘴過來的,租金消費降級也是部分板塊的客戶動力之一
還有些板塊的租賃單量不降反增
徐匯濱江附近涌入不少阿里巴巴園區過來的企業,附近租賃需求也起來了
楊浦新江灣城一房難求,這里去年10月開始就陸續有企業從漕河涇搬入
我們都嫌有點遠的朱家角因為環境好還涌入不少自由工作者
最讓我沒想到的是保租房
我三月找房的時候也開始關注保租房,因為就連靜安也有保租房可以選

開業當天我跟著同事去了現場,從現場的火爆也感受到了上海的租賃需求
這就讓我有點不解了
往往租金下滑伴隨著訂單量的減少
也就是租房的人變少了,房屋空置變多,房東會降價出租
但現在是租房的人還在,可租金自己往下走了
一句以價換量也解釋不通,因為量穩價跌幾乎是同時發生
所以現在的租賃市場到底發生了什么
?03
看完庫存我就明白了
得益于一線租賃作業人員的幫助我發現平穩的租賃成交訂單背后
并沒有平穩的庫存和掛牌率以及去化周期
相反的成交量平穩的背后是
更高的庫存、更高的掛牌率、更長的去化周期
首先庫存,鏈家一位從業7年的租賃小哥跟我說
兩三年前后臺的租賃庫存還在2-3萬套上下,但今天已經來到6-7萬套
尤其近期因為二手價格下滑,不少房東選擇將原本掛二手的房子轉掛租賃
庫存變高背后兩個原因
首先不少小區的租賃掛牌率上來了
這是機構租賃里負責收房的小伙伴過去半年最常見現象
比如龍柏二村,一共186棟、2658戶
去年在鏈家的租賃掛牌差不多在15-20套,今年掛牌加上后臺未展示的已經來到30套上下

高端更是如此,尚海灣豪庭大概2170戶
去年在鏈家的租賃掛牌在30套左右,現在加上未展示的已經超出50套

其次單套租賃房源的去化周期翻倍了
就是單套房源投入后臺掛牌庫的時候,它多久可以租掉
鏈家某租賃條線的大區負責人跟我說
鏈家的這個數據在2021年的時候大概是13-18天
去年年中的時候來到28-30天
而今年這個數據是已經接近40天
去化周期跟房租有什么關系
以尚海灣豪庭某大戶型為例,月租2.8萬左右的大戶型過去大概20天能租掉
但今年同樣的房子得100天才能租掉
你說這時候房東能不降價么
所以從去年到今年尚海灣豪庭同戶型月租已經從2.8萬降到2.2萬
所以最后你會發現一條這樣的邏輯線
賣不掉的二手轉租賃+租不掉的房變多-->單小區掛牌率走高
但租房需求還是那么多+尤其保租房的大量投入-->后臺庫存開始變多
于是很自然市場上單位房源的去化周期開始拉長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看到租賃需求沒有減少,但是租賃價格卻降低了
背后的最底層原因是大家的租賃選擇變多了
04
這就是眼下租賃市場的最真實現狀
租房的需求還在那,但租金卻大幅下滑
這背后最大的因素就是租賃房源的增多,包括了保租房的投入
這些因素推高了租賃庫存,拉長了單位房源去化周期
最終都體現在房租下滑這一點上
而我的租金降幅超20%的小房子就是此時此刻成千上萬套降價房源之一

不過看著眼前靜安寺的小夜景,背后有一個點讓我陷入一點點思考
你說保租房的大量入市上海會想不到租金下滑么
我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如此情況下上海依然在做保租房投入
以前我們看到的保租房還在閔行莘莊這些地方
但今天你在黃浦、靜安這些地方都有保租房的選項
我們有的同事剛來上海就從網上渠道找到美蘭湖的保租房
我同事貝貝從老房子換到靜安區的保租房,房間條件更好了租金還沒變
這座城市正在以更低的生活成本讓來這里的年輕人有個家
而保租房的投入充盈了租賃房源的同時
也客觀上降低了其他租賃房源的租金
拋開經濟學里關于房租問題的探討方向不談
單租金下滑這點是真的降低了我和我的同事們的生活成本
我同事喬不絲從安亭搬到徐涇北城,半年前這里的三房月租還在4400元左右
半年后的今天月租已經來到4000出頭
正在換房的其他同事也是如此
同樣的租金現在可以租到更好的房子,或者同樣的房子月租卻打了9折
這樣的租賃情況正在全市上演
市調過程中我還聽到很多這樣的聲音
租賃小哥們漸漸發現我們對于房子的顏值、質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這背后不是我們的審美突飛猛進,而是我們可以挑選的底氣
眼下的租賃市場正在重新洗牌,也在重新開局
以上為正文,來自巧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