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對于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促進產業鏈協同具有重要意義。供應鏈金融業務需要基于對貿易憑證的信息審核與交叉比對,確保貿易背景真實性與準確性。傳統審單流程以人工審核為主,存在耗時長、精度低,信息不透明問題,制約了供應鏈金融的順暢運行與發展。
近日,合合信息與某央企保理公司達成合作,在智能文檔處理技術的加持下,通過合同機器人等產品,對供應鏈貿易場景下的各類票證、合同進行場景化識別、關鍵信息抽取與智能審核,提升資金審批效率及放款速度,助力央企保理公司供應鏈金融管理效率的升級。
效率提升31% ,AI審單每季度節約1000小時
傳統審單流程中,金融機構面對堆積如山的紙質合同與單據,容易陷入“慢”與“險”的困境。人工審核耗時長、易出錯,直接阻礙了資金流轉的速度與安全性。合合信息合同機器人利用智能文檔處理、智能文字識別等前沿AI技術,為這一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通過深度學習與復雜場景文字識別技術,合同機器人實現了對供應鏈貿易文檔的智能場景識別與關鍵信息抽取。這一突破性技術不僅能夠自動分類不同貿易場景下的票證與合同,還能精確匹配并核驗關鍵要素,如確保合同完整性、交易背景真實性、應收賬款有效性及單據間數據一致性,在保障業務安全的同時,極大提升了審單效率。
在引入合合信息合同機器人后,該央企保理公司在供應鏈貿易審單環節實現了顯著優化。據了解,公司三個月內累計調用合同機器人審單量超過1000筆,平均每單審核時間縮短了1個小時,相當于1個季度可節約超過1000小時的審單時間,審單效率較之前提升了31%,為供應鏈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新范式。
AI重塑供應鏈金融審單流程
供應鏈的高效運作已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受限于產業鏈整體的數字化水平,在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推進過程中,金融機構在貸中審核階段,仍面臨著效率和風險的雙重挑戰。合合信息技術團隊成員表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控邏輯在于業務流、信息流、物流、現金流的數據整合及交叉驗證,在產業端數字化水平有限以及合規審核要求嚴格的背景下,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需要對業務合同、發票、運輸單等單據的關鍵信息進行細致的審核校驗。

依托自主研發的智能文檔處理技術,合合信息打造了AI智能審核系統。據悉,該系統可實現對供應鏈中的紙質合同、單據等材料,進行智能解析與結構化處理,同時支持跨文檔的復雜信息比對,確保合同要素的完整性、交易背景的真實性、應收賬款的有效性、單據間數據的一致性,并提供靈活的自配置審核規則,適應不同場景下的個性化需求。
AI技術重塑供應鏈管理流程,已成為行業趨勢。近年來,多國政府已明確提出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動供應鏈管理和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在國內,國家“十四五”規劃強調了技術創新對于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性的重要作用?,F階段,合合信息AI智能審核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銀行、保險等多個泛金融業務場景,將持續推動行業向更高效率、更安全的智能時代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