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深氪新消費(ID:xinshangye2016),作者:黃曉軍,授權轉載發布。
預計到2022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將達1321.8億元。
什么是消費升級?
20年前,一個瘦小的女孩饑餓難耐,媽媽給她買了一個窩窩頭。小女孩心里罵著窩窩頭難吃,卻片刻沒有停歇地把它吃完了。
20年后,這個女孩長成了體型豐滿的大姑娘。媽媽在晚上做了她最愛吃的豬肘子和紅燒肉,但為了減肥塑形,她專門去超市買了一個窩窩頭。
同樣的窩窩頭,一個是為了溫飽,一個是為了健康——你看,馬斯洛需求層次提升了,消費結構也升級了。
但作為90后、00后一代,大多數在追求更高需求層次時,依舊抑制不住生理的需求:枸杞泡進啤酒里、黨參添到可樂中、夜必須熬膚必須護。
朋克養生+豐富的食材,最終帶來了體重管理的泛人群化。數據顯示,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其中,國內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1.1億。
而在減肥方面,他們依舊選擇“躺平”,吃肉減肥、喝碳酸飲料減肥、吃膨化麥片減肥……吃喝是不可能放棄的,這輩子都不能放棄。
一時間,代餐這種升級式消費,成為了肥胖人群減重的流行方法。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呈持續增長的態勢,年復合增長率為68.8%;預計到2022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達1321.8億元。
誰能在這個領域順勢崛起?成為了資本與大眾共同關注的問題。
品牌崛起的慣用套路
代餐在中國市場的迅速發展,肉眼可見。
艾媒咨詢統計,2016年中國代餐行業存續企業數量為1082家,到2020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達到2350家。
這期間,康師傅、喜茶、雀巢、百事等傳統品牌先后入局,王飽飽、ffit8、WonderLab、Smeal等初創公司借著差異化優勢走紅網絡。
上游新聞報道,據不完全統計,代餐領域在2020年發生了19筆融資,融資金額近10億元。
然而,在這個領域崛起的品牌,有著類似的套路。
以Wonderlab為例,這是朋友圈小網紅。一段時間里,這個代餐奶昔刷屏微信朋友圈,由于廣告密度過高,投放不夠精準,這個品牌誤打誤撞地引來了整個朋友圈的嘲諷。
小紅書APP上,關于Wonderlab的筆記也達到1萬+。年前一組數據顯示,這個品牌還曾開啟了oCPM智能投放,直控下單目標優化,保證廣告第一時間利用反饋數據去匹配目標用戶。借此,Wonderlab的廣告相比行業其他廣告提量20%,提效30%。
與此差不多的,還有王飽飽、eimele等品牌。它們走著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套路,通過全域營銷在社交媒體里實現精準粉絲的聚集,在形成了相當的粉絲群體后,再反向引爆于大眾媒體。
當然,這樣的營銷,在初期所帶來的廣告效益并不那么美麗。
通過完美日記之前的招股說明書發現,公司發展3年后,最大燒錢項依然是社交化數字化營銷。2020年,這家公司共耗費34.14億人民幣做營銷,其主要支出包括簽約周迅、戳爺為形象代言人,邀請超過1.5萬名KOL帶貨等。
需要強調的是,這筆費用占到了營收的70%——爆品的狂歡背后,如何實現品牌的勝利?這是當下年輕新消費品牌都在思考的。
產品品牌
渠道品牌與用戶型品牌
36kr文章就曾表示,“體重管理”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如果管理成功,復購不再;如果管理失敗,復購也不會再有。
因此,這個行業的獲客成本很高,營銷成本在毛利中占到了40%以上。
在目能所及的那些代餐品牌中,野獸生活算得上一個亮點。這是一個低碳水健康管理品牌,2019年月度GMV就達到千萬元,全年營收超過1億元。
最亮眼的數據是,這個品牌的營銷傳播費用,僅占到整體GMV的10%。
怎么做的?我們要先從品牌理論自身的發展說起。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曾提到過消費行業正出現一個顯著的現象:自有品牌現象。比如沃爾瑪推出“惠宜”、永輝超市推出“永輝優選”。他們的出現,讓其他家居用品品牌多出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渠道品牌影響力正在擠壓產品品牌,它們每天都在獲取更多的消費者的信任。
不難看出,產品品牌大概率會老化,或者說在今天的新零售發展下,渠道的話語權未來也許會更強。畢竟,品牌生意本質上是企業向用戶收了品牌稅,無非就是品牌稅多少的問題。
如果保持產品品牌持續的年輕化,甚至比渠道品牌影響力更大?用戶型品牌的概念開始在這兩年出現。
一開始,野獸生活沒有產品,只是通過微信公眾號、B站、知乎等渠道向用戶科普低碳水健康飲食知識。憑借著持續高質量的內容產出,這個品牌早期聚攏了一批粘性較高、對低碳水飲食認同的用戶。
據野獸生活創始人程鵬介紹,不少用戶認同野獸生活所倡導的健康飲食方式后,卻發現現實生活中能夠獲取到的食物大多都是高糖高碳水的食物,不符合低碳水的飲食理念。
跟著用戶的需求出發,程鵬才帶領團隊在北京開了一家健康飲食餐廳,所有的食品飲料都是按照“低碳水”的要求搭配,也通過外賣服務輻射周邊地區。
慢慢地,野獸生活走到線上:
推出“理想燃料”,面向減脂與健身專業人群,主打防彈咖啡、能量棒、膳食纖維補充劑等功能性產品;推出“丟糖”產品,側重低碳水的日常消費市場,對高淀粉高糖分的主食、零食等進行無糖化改造。
到現在,野獸生活擁有60萬+全網粉絲,付費用戶超過16萬。其丟糖產品,在幾乎沒有營銷的情況下,小紅書博主分享筆記超過了5萬。
圈攏一批用戶,跟著用戶的需求走,這樣的品牌自然能夠獲得用戶擁簇。
非標化成為未來競爭力
回看中國消費品牌史,從賣涼粉到賣辣醬的老干媽、從團購外賣到打車的美團,以及將“情人的眼淚”變成酒的江小白……幾乎都可以被稱為用戶型品牌。
傳統快消品牌的競爭,是口感、價格、渠道、營銷;傳統渠道品牌的競爭,是規模、流量、成本、運營。
那么,用戶型品牌的競爭維度在哪里?核心競爭力又是什么?這是一個問題。
聚焦到代餐領域,其門檻可能更低。中國高度成熟的供應鏈基礎之下,品牌推出的產品大多以代餐粉、蛋白棒、能量棒等為主,且口味配方甚至包裝如出一轍。
對于新創品牌而言,高度同質化之下,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塑造更難了。
依舊以野獸生活為例。其創始人表示,傳統減肥市場之所以缺乏持久存續的品牌,大多是這些品牌提供的體重管理方式反人性,用戶復購不夠。
最原始的減肥茶就是一個例子。通過瀉藥式清理腸道,影響正常的健康生活,很難有人堅持。更何況,這種減肥方式,一旦停下就會反彈。
減脂并不是一針見效的,這需要用戶長期持續堅持。而品牌方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輔助用戶,這其中不只是代餐產品,還可能是搭配工具、記錄工具甚至一些運動培訓等。
通過內容矩陣、丟糖套裝組合以及飲食指導卡片等工具,野獸生活不再提供單一的產品,而是根據用戶特性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在同質化背景中,這個品牌開始推出非標化的個性服務。
在此之前,野獸生活還推出過理想燃料“1+4斷糖計劃”,始終在圍繞解決用戶減脂痛點所產生的一套系統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非標化服務,在其他用戶型品牌中也隨處可見。
全球定制襯衫出貨量最大的品牌量品(iOrder),通過量體師上門服務,收集用戶著裝習慣和行為喜好等,從而定制出合身的商務襯衫。
而這個過程中,量體師因人而異地著裝意見、設計交流等非標準化的服務,是這個品牌65%復購率的關鍵因素。
而包括Keep、咕咚等一大批體重管理品牌,也會根據用戶當前的身體狀態,通過智能設備輔助、運動計劃、代餐食品等一系列方案向用戶提供非標化服務。
用程鵬的話來說,現在快消品在國內做的話,供應鏈太成熟了,很難說有什么產品是別的家做不出來的。而非標化的解決方案更具有競爭力,同時也容易形成品牌自身的壁壘,而不被他人抄襲。
到最后,非標化的野獸生活,能搞定代餐背后的億萬生意嗎?
換一個說法,野獸生活們推崇的非標化,能否成為這個領域一分高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