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作者:閆一,授權轉載發布。
凡爾賽文學近兩年來可以說是非常的火,各大博主都在不經意間“炫耀”自己的東西,平臺上與之相關的話題討論也從未斷過。
最近,網絡上又火了一個與凡爾賽相關的話題,那就是“沉浸式凡爾賽”。
這個話題起源于了一個叫做@羊毛月 的抖音博主。視頻里,他一邊曬出北大頒發的畢業證、學位證,一邊驕傲的說著“我的”,在展示畢業紀念品、校友卡等物品時也是一臉的驕傲,完全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作為北大的碩士應屆畢業生,@羊毛月 除了在日常視頻里會有凡爾賽的表達,更是開創了這種凡爾賽的高端玩法。
這種玩法不僅需要自己沉浸在凡爾賽的世界當中,還需要通過仿佛在觀眾耳邊的輕聲細語,強調自己凡爾賽的特點,將觀眾帶入凡爾賽情景,炫耀效果立即翻倍。
評論區里也展開了一場關于視頻的討論“你在北大偷倆苞米出來的?”“是怕吵到樹上的知了么”“一天不看一次不舒服”……博主用戲精的演繹營造出沉浸式的氛圍,也讓觀眾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
這條視頻也在短短兩天里收獲了超過200萬的點贊,“沉浸式凡爾賽”引來眾多創作者的模仿,一時間所有人都在“低調炫耀”著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沉浸式凡爾賽 話題下視頻播放量也超過1.6億次。
實際上,“沉浸式”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從單一重復的文字營造出的信息沉浸,到空間設計營造出的觀感沉浸,再到高科技運用營造的身心沉浸,都給予了觀眾全然不同的體驗。
在短視頻里,各大博主也在打造沉浸式的氛圍,帶給觀眾新奇的觀感體驗。
短視頻里的沉浸式
所謂沉浸式,就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營造氛圍讓參與者享受某種狀態。只要你的注意力被吸引,各種感官就能被當前氛圍所影響而產生感覺。
短視頻內容的豐富性和形式的多變性、用戶之間強烈的互動性以及去中心化的傳播特點,讓短視頻變得更加立體化,也更容易營造出沉浸式的氛圍。
在抖音上搜索“沉浸式”,直接關聯的就有“沉浸式穿搭”“沉浸式化妝”“沉浸式駕照”等話題,沉浸式內容幾乎可以占領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沉浸式化妝視頻里,博主就只對著鏡頭化妝,不說話,也沒有BGM,只有在護膚時會發出一些拍打瓶子、撕開面膜、打開水龍頭的聲音等,大家在視頻看到的就是博主整個護膚過程。
因為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在看這樣的視頻時觀眾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觀看視頻上,不僅可以把整個化妝過程全程代入,輕微的開蓋聲還可以達到緩解壓力的目的,非常治愈,能夠讓人放松心情。
美妝博主@做夢老阿姨 的沉浸式化妝視頻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只是真實的記錄,就連化妝品的品牌也只在評論里展示。在她的視頻中,沉浸式化妝視頻的點贊量也遠高于其他化妝類視頻。
繼沉浸式化妝后,沉浸式穿搭也開始走紅。在視頻開頭,博主以輕聲細語講出“沉浸式穿搭”五個字,然后就開始進入正題。打開衣服包裝,輕輕撣幾下,再甩甩衣服,然后把衣服穿到身上,在按照步驟佩戴不同類型的飾品,整個視頻就結束了。
與沉浸式化妝相同的是,整個視頻都保持一個比較安靜的狀態,只有穿衣服時發出的聲音,視頻中營造出來的氛圍也讓觀眾有了自己穿衣搭配時的感受。
沉浸式駕考則更多的是駕照考試的直播。乍一看上去,這種直播間十分枯燥:一個單調的車后座機位,一個緊張的學員背影,整個畫面只有1/4個側臉,一個方向盤,同樣的連聲音都沒有。
但就是這樣的形式,原原本本還原考試現場,讓廣大網友“零距離”參與到駕考中。評論區網友互動熱火朝天,不僅有正在準備考試的駕考“追夢人”時不時發表沉浸式的觀感體驗,跟隨著考生的表現時而緊張、時而興奮;更有不少情懷落地的“老司機”在評論區里回味著那些年自己駕考的日子;還有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咨詢駕考相關問題。
沉浸式的直播體驗,讓大家找回了熟悉的駕考窒息感,在圍觀別人考試的過程中也收獲了巨大的樂趣。沉浸式的駕考直播在線觀看人數突破幾十萬甚至數百萬已是較為平常的現象。
觀察大部分沉浸式視頻,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盡可能排除用戶關注內容之外的所有干擾,只保留最真實的現場和過程,讓用戶有很強的代入感,并可利用用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來引導其產生某些情感與體驗。
這種形式,實際上也是基于一種叫 ASMR 的人體反應演變而來的。ASMR作為一種感覺刺激類的新形式漸漸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知曉。它描述的是一種始于頭皮,在身體中由上到下傳播“觸電般”的感覺,它能在一瞬間調動身體的感官,讓人有放松鎮靜的愉悅感覺。
觸發這種體驗的可能是緩和的畫面,輕聲耳語、溫柔磁性的聲線或某種口音、也可能是不同材質輕微碎裂摩擦聲等。與讓人焦慮的外在的機制相反,ASMR視頻追求的效果是用聲音讓身體放松。
能夠從別人的視頻中體驗到自己熟悉或者無法觸及的場景,并且感受到身心放松,正是這類沉浸式視頻受到大眾歡迎的重要因素。
沉浸式視頻,參與是關鍵
短視頻不斷沖擊用戶感官和習慣,但是大部分內容都顯得千篇一律。對年輕人來講,他們渴望更有代入感、互動性強的內容,沉浸式視頻便成為碎片化消息中的一股清流。
沉浸式視頻,也不只是單純的還原場景,它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內在品質。
有內容能代入
無論是哪一種的沉浸式視頻,觀眾們都明白博主要傳遞的信息,但是能夠吸引人的是不同博主的表現形式和最終效果。
以沉浸式化妝視頻為例,每一個博主都有自己的護膚過程和化妝場景。不同場景下的妝容、專業化的化妝過程,都能給觀眾提供足夠的經驗,而這也是他們所希望得到的。
有演技能共情
如果演員有“戲精”的天賦,那他在表演中就擁有強大的共情能力,能瞬間將觀眾帶入特定情境和情緒中。
在@羊毛月 的沉浸式凡爾賽視頻中,博主就把“戲精”的本質發揮到了極致。低調炫耀,就是輕聲地說出每一句話,而且還要向前湊著說,給人一種面對面交流的感覺。
在展示畢業證、紀念品、校友卡等物品的時候完全透露出一種“我有你沒有”的傲嬌感,整個人的表情讓人看起來都是十分“欠打”的。表情和動作上到位的演繹,讓觀眾完全代入其中,在評論區也有人調侃道“北大表演系的”。
這種看似刻意卻充滿趣味的表現,拉近了表演者和觀看者之間的距離,讓所有人都陷入這種享受的狀態。這種狀態也讓大家在觀看時百看不厭,讓視頻的后續傳播更加充滿空間。
有話題能討論
有話題,才能讓觀眾真正的參與其中,抒發個人的看法,可以引發更深度的沉浸體驗。
無論是沉浸式凡爾賽,還是其他沉浸式視頻,都給了廣大用戶充分發揮的空間。在沉浸式凡爾賽話題下,所有用戶都可以用這種“低調炫耀”的表現形式展示自己擁有的物品,在網絡上再次掀起“凡爾賽”的比拼。
在沉浸式駕考直播中,學車用戶、有駕照用戶都能夠在評論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見解。視頻中學員的操作,能夠引起觀眾共同的情緒,正確的操作贏得贊美,錯誤的操作引起唏噓,也有不少“老司機”會糾正動作,說明應該要怎么做……仿佛正在考試的是屏幕外數十萬的觀眾。
當視頻被全民模仿形成熱議話題,其熱度自然也會隨之攀升。而能夠讓全民參與討論的視頻,自然也能收獲一批忠實的粉絲。
結語
所謂沉浸式視頻,其實更多的是體驗的沉浸。用戶觀看視頻過程中有非常明確的目標,比如閱讀就是閱讀,游戲就是得高分、升級打怪等。在大家熟悉的場景中把視頻中的行為與觀眾感官進行融合,也就提高用戶了在觀看時候的專注力。
沉浸式視頻帶來的體驗,也能讓觀眾成為參與者、互動者,從被動觀看到主動體驗,極大地滿足了“90后”、“00后”們表達自我、探索世界的需求。這種有趣的體驗也能勾起用戶內心的分享欲,形成二次內容傳播。
線上,沉浸式效果洶涌而至,熱度持續攀升。憑借著對用戶體驗需求的深度觸達和強大的包容性,“沉浸+”也會不斷拓展邊界,擁有更多元的空間場景,為創作者帶來新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