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年頭,這一次通訊技術迭代和前幾次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且不說別的,就是5G兩個重要標準Sub-6厘米波和毫米波,就一直是很多人爭論的焦點。
有人說Sub-6好,有人說毫米波不錯。尤其是在我國,由于先推行的是Sub-6頻段,后部署的毫米波,所以很多人都覺得Sub-6才是5G的主角,而毫米波就是無足重輕的配角了。
其實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是5G的重要標準,很難舍棄一個選擇單條腿走路,這樣也不會走的更遠。事實上在5G方面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都是兩手準備均衡發展,比如高通公司的5G基帶芯片就針對兩個5G標準都做了相應的布局,無論是Sub-6還是毫米波頻段都能支持。
這樣的話就讓用戶心里踏實了很多,因為不管是在誰的“地盤”,高通的5G芯片就不會存在沒網可用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5G技術也是向前發展的,不會一直停留在某一階段。從長遠來看,Sub-6厘米波和毫米波“技能”都兼具的高通5G基帶芯片應該在未來會更具競爭優勢。
其實,現在高通5G基帶的競爭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了。據權威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在2021年一季度,高通在全球的基帶芯片領域份額已經達到了53%,而在5G基帶芯片份額方面,更是超過70%。這些數據也說明了,市場對既能支持Sub-6厘米波又能支持毫米波的高通5G基帶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除了市場的選擇,我們站在未來5G發展角度客觀來分析也不難發現,無論是毫米波還是厘米波都不能單獨的完成5G建設,只有二者相結合才能將5G通信技術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而掌握著全面的5G厘米波和毫米波技術的高通公司,在將這兩個重要5G頻段融合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此前,高通基于其第四代5G基帶及射頻系統驍龍X65,以及高通QTM545毫米波天線模組,完成了5G發展史的一次壯舉:成功接通5G獨立組網(SA)模式下Sub-6頻段和毫米波頻段的雙連接5G數據呼叫,實現了兩個重要的5G標準的正式合體。這就意味著Sub-6厘米波和毫米波頻段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可以互相融合、通力合作的兩個共生體。
高通將兩個5G標準“合體”,往近了說,可以將二者優勢各有側重地發揮出來。Sub-6厘米波現階段具備覆蓋面廣,容易普及的優勢;而毫米波則擁有更為豐富的頻譜資源和更大
容量的帶寬,在5G連接速率和延時性等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就為5G應用打開了更廣闊的前景:在需要大帶寬和低延時等特定的5G工業級應用場所內,毫米波可以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顯而易見,同時掌握5G這兩大核心技術是多么重要。而高通從5G建設之初,就拋開機會主義的做法,在Sub-6厘米波和毫米波技術領域同時發力。既沒有因為厘米波技術研發相對簡單而輕視,也沒有因為毫米波存在一些行業內難以攻克術難題而放棄。最終,高通能夠穩坐5G基帶芯片領域的霸主地位,也是意料之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