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13日消息,今年的618大促相比往年顯得異常安靜,缺少了往日的熱鬧與喧囂。淘寶、京東等電商老玩家在大促正式開始前,就取消了長期沿用的預售模式,選擇直接推出優惠方案,旨在更直接地回饋消費者。
與此同時,各大平臺的頭部主播們也顯得異常低調。小楊哥在幾個月前就開始淡出直播間,董宇輝也未將主要精力投入618大促,甚至連一向準備充足的李佳琦也表示,今年的618大促難度較大。這種氛圍反映出消費者對于電商大促的期待值和新鮮感正在逐漸下降。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為了留住消費者,電商平臺開始瘋狂“卷”細節,玩法和動作都走向趨同。今年除了京東外,淘寶天貓、抖音、快手等平臺都將促銷時間拉長至30多天,甚至40多天,以提供更長的購物時間。同時,各大平臺也都在采取簡單粗暴的低價打法,強調全程保價,并嚴厲監管“先漲價后降價”的現象。
然而,盡管電商平臺在努力營造“消費者有足夠長時間,買更便宜的商品”的購物氛圍,但618大促的整體增速仍在放緩。據星圖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618全網商品交易總額的增速已經連續3年放緩。這從側面反映出,618大促的邊際效應正在加速遞減,其創造的價值已無法與過去相比。
此外,消費者對于大促的刺激感也逐漸減弱。隨著電商造節的頻率越來越高,消費者已經感受不到大促帶來的新鮮感。同時,電商平臺涌入低價賽道,過分追求低價導致商家利潤下降,甚至可能引發產品質量問題,對電商平臺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消費者對電商平臺的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產生懷疑,從而選擇回歸線下消費。
回顧歷史,電商平臺造節也曾人聲鼎沸。然而,在存量時代下,電商平臺已經不再把618大促當做和對手正面廝殺的“主戰場”。如今,電商節已經歸于平靜,不再講花里胡哨的故事,而是更注重如何長期留住消費者的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