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29日消息,近期,大模型廠商意外地打響了2024年618的第一槍,而非傳統的電商巨頭。火山引擎率先出手,將其豆包主力模型定價為企業市場價的0.0008元/千tokens,較行業標準價格降低了驚人的99.3%。隨后,百度、阿里云、科大訊飛等國內主流的大模型提供商也紛紛宣布,將旗下核心模型全面免費開放。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這一波以免費為策略的價格戰在短期內形成了無法逆轉的趨勢,頗似多米諾骨牌效應。回顧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歷程,類似的增長和補貼模式并不罕見。初期通過低價甚至免費吸引用戶,擴大市場規模,待產品生態成熟后再行提價,這一策略已被多次驗證。然而,目前大模型的主要降價對象仍集中在企業級用戶和應用開發者,對于個人用戶而言,大部分服務依然保持免費。
這場價格戰對于開發者而言,無疑降低了產品開發成本,但同時也帶來了隱患。一旦開發者對某個廠商形成依賴,未來產品提價可能會導致極高的退出成本和投入產出比問題。
大模型行業的這場618大戰,顯然帶有強烈的互聯網風格。通過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的流動和分享,是互聯網精神的體現。而現在,這種精神正被應用到AI大模型領域,各大廠商通過價格戰來爭奪市場份額。
然而,這種免費或低價策略往往帶有諸多限制。例如,阿里和百度提供的降價幅度最高的產品都是其輕量化模型版本,更適用于使用頻次不高、推理量不太大的中小企業和開發者。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電商618的優惠套路,各種限制條件層出不窮。
盡管當前看似免費的午餐誘人,但長期來看,“便宜的東西往往最貴”。廠商通過贈送token等方式吸引開發者加入其生態,間接獲取了寶貴的調優思路和產品思路。同時,一旦開發者的產品與底層模型生態深度耦合,未來可能面臨極高的轉換成本和運營風險。
總體來看,這場大模型價格戰重走了互聯網補貼大戰的老路。從移動互聯網時代至今,多數行業都經歷了類似的發展階段。而對于國內大模型行業來說,這場價格戰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市場格局和開發者生態,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