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19日消息,在昨日盛大舉行的第五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英宣布了一個重要消息:國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已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這一創新中心被譽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國家首個公共平臺。
張英強調,此公共平臺將致力于構建一個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人才培養和平臺支撐于一體的全方位創新生態。通過這個平臺,上海將進一步推動開源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的研發工作,以期在全球人形機器人技術領域取得更多突破。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上海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方面正邁出堅定的步伐。張英透露,目前上海正在積極研究和制定相關政策,以“應用牽引、場景驅動”為指引,重點支持人形機器人本體技術、具身智能大模型以及靈巧手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同時,上海還計劃深化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和服務領域的應用,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實現1000臺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應用示范。
數據顯示,上海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上正不斷加大力度。2023年,上海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超過38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近350家,相關人才規模超過25萬人。同年,上海工業機器人的產值達到了249.02億元,產量約為6.6萬臺,位居全國前列。特別“全長三角造”機器人的出貨量已達到了2338臺。
根據《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規劃,到2025年,上海將力爭實現“十百千”的突破目標:即培育出10家行業領先的機器人頭部企業品牌,打造出100個具有標桿意義的機器人應用場景,并推動機器人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張英還表示,上海將加速推進“智能機器人+”行動計劃,致力于推動萬臺智能機器人進入智能工廠。預計到2025年,上海重點行業的機器人密度將達到每萬人500臺。
在論壇中,張英還展望了上海在新興產業賽道上的未來規劃,涉及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寬禁帶半導體、綠色低碳、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新材料以及先進核能等多個領域,展現了上海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上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