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18日消息,近日,根據TechInsights的權威預測,未來五年內,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產能有望迎來高達40%的顯著增長。這一預測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的強勁推動:一是中國半導體設備采購的迅速增加,二是國家對半導體制造設施的戰略性投資。
據先前IT之家的報道,僅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采購額便達到了驚人的125.2億美元,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率高達113%。這一數據無疑為TechInsights的預測提供了有力的實證。
再深入挖掘TechInsights的研究數據,我們發現,中國的硅總產能自2018年的3.1億平方英寸以來,已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預計到202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31億平方英寸,并且在2029年有望進一步攀升至8.75億平方英寸。同時,該行業的產值也在持續增長,從2018年的110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近300億美元,增長幅度令人矚目。
目前中國的產能擴張主要集中在12英寸晶圓廠。相較于6英寸和8英寸晶圓廠,12英寸晶圓廠在產能擴張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這主要是因為12英寸晶圓具有更大的面積,使得在單個晶圓上能夠制造更多的芯片,進而提升生產效率和產量。此外,12英寸晶圓廠通常引進更尖端的制造工藝,以實現更小的特征尺寸,從而打造出性能更優、功耗更低的半導體產品。
此外,報告還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歷史上,中國生產的半導體很大一部分用于出口,然而現如今,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國半導體產品更多地被國內市場所消費。這一轉變無疑引發了業界對中國大陸新產能分配問題的廣泛關注。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隨著新產能的不斷釋放,中國半導體的出口量或將進一步增加,這可能會對全球晶圓市場價格產生一定影響,使得部分國際廠商的產品價格面臨一定的競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