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27日消息,近日,大眾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Arno Antlitz就歐盟考慮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加征進口關稅一事發表看法,他認為此舉僅為歐洲車企帶來短暫緩解,而非長久之計。Antlitz著重指出,降低成本才是保持競爭力的核心。
Antlitz提到,“我們應該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專注于在成本控制上取得突破。”他對于當前關于關稅的討論是否能帶來真正的長期效益表示質疑,并補充說:“降低成本不僅能夠提升電動汽車的性價比,更可以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和轉型提供堅實的資金基礎。”
在慕尼黑舉辦的一場汽車行業會議上,大眾董事會成員Thomas Schmall也談到了速度對于企業生存的重要性。他強調,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存亡更多取決于其適應市場變化的速度,而非單純的規模。這一觀點與Stellantis的首席執行官唐唯實相呼應,后者認為汽車制造商需要迅速調整策略,減少監管和行政方面的阻礙,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
此外,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美國商業咨詢機構榮鼎集團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制造商相較于歐洲的競爭者,擁有至少30%的成本優勢。正因如此,中國電動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16%增長至2023年的19%。
針對這一趨勢,寶馬的CEO齊普策表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提議。他堅持認為,歐洲汽車工業不應依賴貿易保護,因為這樣的措施可能會適得其反,損害歐洲車企在全球化背景下所積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