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24日消息,近日,小米SU7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量問題成為了公眾和社交媒體的關注焦點。有細心車主發現,在充電過程中,車輛電池實際充入的電量高于產品標注的73.6度電,達到了87.86度,多出了近14度電。此事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友紛紛發表評論,其中不乏“反向虛標”、“良心企業”等贊譽。
然而,對于這一現象,小米汽車官方昨晚給出了正式回應。他們澄清說,這并非所謂的“反向虛標”,并保證用戶不會因此多付電費。小米汽車詳細解釋了實際充電量與產品標注電量之間存在的差異。他們指出,所標注的電量是基于特定的測試條件下得出的,而實際使用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在電池行業中,通常使用1C或1/3C的放電倍率來標注電池電量。小米SU7在1C放電倍率下電量標注為73.6度,而在1/3C放電倍率下,實際可放出電量為76.8度。這說明,電池在不同放電條件下的表現是有所差異的。
在充電過程中,也存在多種因素會影響實際充入的電量。為了確保新車交付時電池電量達到標準,實際充電量通常會高于標注電量。此外,放電深度、充電電流的大小以及電池的管理策略等都會對充電量產生影響。
小米汽車強調,用戶在緩和的充電和放電工況下,車輛能夠充入和放出的電量可能會比標注的電量更多,但這并不會導致用戶支付額外的電費。同時,小米SU7車載系統顯示的能耗數據是準確的實際能耗,與充入電量和標注電量無關,因此不存在“反向虛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