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19日消息,全球插電式電動汽車市場雖然持續擴張,但增長分布卻呈現出不均衡的態勢。近期數據顯示,中國、歐洲和北美這三大主要市場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增長趨勢。
據電動汽車研究機構Rho Motion的最新報告,今年前五個月,全球范圍內插電式汽車的銷量已超過500萬輛,同比增長了20%。尤其在5月份,全球銷量達到130萬輛,同比增長亦是20%。然而,深入剖析這一增長數據,我們發現中國成為了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今年的前五個月里,中國的插電式電動汽車銷量同比激增了31%,而僅5月份的增幅就高達36%。
與此同時,歐洲(涵蓋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及英國)的市場表現則顯得相對低迷。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1-5月份,歐洲的插電式電動汽車銷量僅微增4%,而在5月份,銷量更是同比下滑了9%。在北美市場,美國和加拿大的總銷量在1-5月間僅增長了5%,5月份也呈現出約3%的下降趨勢。
顯然,中國在全球插電式電動汽車市場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市場份額超過50%,且增速遙遙領先。相較之下,歐洲和北美的市場規模不僅較小,增長也已陷入停滯。這背后的原因多元且復雜,其中包括歐洲補貼政策的減弱以及整體經濟形勢的嚴峻挑戰。
此外,今年的市場形勢因貿易政策的調整而變得更加復雜。歐洲對中國純電動汽車加征了更高的關稅,最高可達38.1%,而美國則先前已將關稅從25%提升至100%,并取消了進口電動汽車的7500美元聯邦稅收抵免資格。這些舉措無疑給市場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Rho Motion進一步指出,關稅的增加將直接導致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價格上漲,這無疑會對電動汽車的普及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可能阻礙全球既定氣候目標的實現。在當前的全球貿易環境下,各大市場如何調整策略、應對挑戰,將是決定未來插電式電動汽車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