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27日消息,據界面新聞報道,今年初的保時捷中國經銷商大會上,三家經銷商新豐泰、百得利和美東集團對今年的銷售任務提出異議,要求保時捷中國對銷售新車產生的虧損進行賠償。然而,至今雙方尚未達成妥善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美東集團希望保時捷中國能補貼新車銷售至1個點的毛利,而百得利集團等則通過汽車流通協會致函保時捷中國,要求補貼至4個點的毛利。但這些要求并未立即得到滿足,原因可能是這三家經銷商并非保時捷在華的核心經銷商。
據了解,今年保時捷在全球的銷量并不樂觀。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保時捷全球銷量同比下滑4%。在中國市場,保時捷的銷量下滑尤為明顯,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大幅下降24%。銷量的下滑可能與純電車型的市場接受度有關,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透露,保時捷的純電車型銷售并不理想,導致了車價的大幅跳水。
在此背景下,保時捷中國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保時捷中國區選擇向經銷商壓庫存,但這一舉動引發了經銷商的強烈不滿。現在,部分經銷商甚至以停止進車為手段,向德國總部施壓,要求更換高管并提供補貼。
目前,這一爭端仍未得到解決,保時捷中國市場的年度銷量目標也因此未能確定。抗議的經銷商集團雖然仍在少量進車,但更傾向于選擇市場熱銷的車型。保時捷中國與經銷商之間的這一爭端,無疑給雙方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也暴露出新能源汽車市場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