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AI大模型正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引領著行業變革。據媒體報道,目前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的大模型已達190多個,注冊用戶超過6億。這一趨勢不僅顯著降低了制作成本和準入門檻,還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多樣性和個性化產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指出,通過計算手段,人類語言可以轉化為可計算的數字方式,相互作用,進而產生更復雜的行為,催生一系列AI產品。
智算產業的迅猛崛起,不可避免地導致全球算力需求急劇增長,進一步推動了智算產業的高速擴張。根據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預計2025年我國算力規模將超過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將達到35%。算力,尤其是智能算力,正逐步成為數字時代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在這一背景下,智能芯片領域的新興公司寒武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其產品體系已覆蓋云端、邊緣端的智能芯片及其加速卡、訓練整機、處理器IP及軟件,能夠滿足不同規模的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寒武紀的智能芯片和處理器產品能夠高效支持視覺、語音處理、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推薦系統等多樣化的人工智能任務,同時支持多模態人工智能任務的協作與融合。
寒武紀董事長陳天石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2024年上半年,公司正致力于新一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和指令集的研發。這一新產品將對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視頻圖像生成大模型以及推薦系統大模型的訓練推理等場景進行重點優化,以提升編程靈活性、易用性、性能、功耗和面積等方面的競爭力。同時,寒武紀還在互聯網、大模型等前沿領域與頭部客戶進行了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產品的應用與先進技術。
目前,寒武紀的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大模型算法公司、服務器廠商、人工智能應用公司等多個領域,輻射互聯網、云計算、能源、教育、金融、電信、醫療等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為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進一步提升開發效率和部署速度,寒武紀還研發了云邊端一體化開發環境,為智能芯片/處理器產品提供統一、完整、高效的應用開發、功能調試和性能調優的軟件工具鏈。這一平臺使程序員能夠實現跨云邊端平臺的應用開發,同時也使云邊端異構硬件資源的統一管理、調度和協同計算成為可能。
展望未來,寒武紀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推動智能芯片產品和基礎系統軟件平臺的迭代升級與優化。同時,公司還將不斷加深與客戶的技術合作及行業應用探索,積極助力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落地,為智算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