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智能·躍遷”的主題下,百度云智大會近期吸引了眾多目光。作為東道主,百度不僅與三星達成戰略合作,還在主論壇展示了眾多標桿案例,并打造了上萬平米的智能互動科技展廳,全面展示了自家的智能云產品。盡管百度云在市場上積極拉朋友、打廣告、推新品、造生態,但其在中國公有云市場的地位仍顯追趕者姿態,阿里云、華為云、天翼云、騰訊云長期占據前列。
據國際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中國公有云市場增速在逐年下滑,2023年的市場規模為394.9億美元,增速僅為12.7%,已連續三年下降。盡管公有云市場增速放緩,但百度云在AI公有云市場上卻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希望。IDC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AI公有云市場規模達126.1億元,同比增長58.2%,增速遠高于公有云市場。自2019年確定“智能云”戰略后,百度在AI公有云市場的份額已連續五年位居首位,2023年的市場份額為26.6%。
然而,AI云市場的實際規模仍存疑問。盡管百度在2023年中國大模型平臺市場份額位居第一,但在2024年1月至5月期間,國內大模型項目的中標公告中,百度僅以10個項目投標位列榜首。這樣的成績對于與云業務深度綁定的大模型業務來說,顯然不足以支撐百度云的市場期待。尤其是在AI市場全面轉向政企等傳統行業后,AI云市場的想象空間需要重新審視。
百度云的市場地位,得益于其AI差異化產品布局,包括IaaS層的AI算力、PaaS層的AI平臺、MaaS層的AI模型、SaaS層的AI應用,以及文心大模型、千帆大模型平臺、百舸異構計算平臺。這些產品在整體產品布局中起到了支撐作用。一位同業大廠資深人士表示:“幸虧百度云還比較有AI的東西,如果也以基礎云產品作為主打,其面臨的也是一片紅海。”
百度云的野心顯而易見,已經應用覆蓋教育培訓、房產家居、機械設備、商務服務等30多個行業。近三個季度,百度云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1%、12%、14%,大模型收入占比也在逐步提升。然而,為了擴大市場影響力,招攬開發者,百度云過分夸大使用效果的做法也招致了非議。有內部人士認為,市場營銷和技術是兩種邏輯,當前百度云更需要市場的認可。
盡管百度云在大模型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悖論也隨之出現。大模型的競爭本質上仍是算力的競爭,而百度云在算力上還不是領先者的對手。同時,價格戰也讓百度云的利潤受到影響。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樣一來,利潤勢必受到影響,比的就是誰彈藥充足,而不去關注做大市場。”
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百度云不得不參與激烈的價格戰。在一次招標會上,為了爭奪優質客戶Minimax,百度云將價格降至極低水平,甚至低至2折。這樣的價格戰對于云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場慘烈的競爭,但百度云認為,大模型市場仍處于早期階段,客戶數量對市場增長至關重要。
然而,未來1-2年大模型調用次數將指數級增長,云廠商的算力成本會隨著客戶需求增長而攤薄,最終實現正向利潤。這也意味著,淘汰賽開啟后,只有3到5家基礎模型企業能繼續活下去。百度云押注的是自己的技術能力,希望通過文心大模型、千帆大模型平臺、百舸異構計算平臺等技術來獲得市場認可。
盡管百度云在大模型平臺上取得了一定的調用次數,但這背后是巨大的花費。上個月,一則“百度大概率放棄通用基礎大模型”的謠言傳出,雖然百度隨后辟謠,但這則謠言也對賽道敲響了警鐘:一路燒錢,玩家還能堅持多久?
Gartner發布的“2024年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生成式AI距離生產成熟期有2-5年的時間。但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時間里,百度云需要精打細算。以Anthropic公司為例,其正在開發的AI模型訓練成本高達10億美元,未來三年內可能上升至100億美元的水平。百度的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在極力對標ChatGPT的情況下,耗資也是個天文數字。而更高的花費來自云設施,百度在這場軍備競賽中需要投入巨額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