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這家美國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在官網宣布了一項重磅消息:公司成功籌集了6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打破了硅谷的融資歷史紀錄。此次融資后,OpenAI的估值飆升至1570億美元,穩坐AI領域的超級獨角獸寶座。
本輪融資由Thrive Capital領投,并得到了微軟的持續支持。日本軟銀集團和美國英偉達公司也加入了OpenAI的投資者行列。與此前傳聞不同,蘋果公司并未參與此輪融資。
Thrive Capital在本輪融資中豪擲約13億美元,并獲得了一項特權:若OpenAI實現預期收入目標,該機構有權在明年按當前估值追加投資10億美元。
微軟對OpenAI的投資已超過百億美元,展現出對這家AI企業的堅定信心。而軟銀集團在投資OpenAI的同時,也曾投資其競爭對手Perplexity,并收購了AI芯片制造商Graphcore,顯示出其在AI領域的多元化布局。
英偉達作為OpenAI的合作伙伴,其CEO黃仁勛曾親手將全球首臺超級計算機DGX H200交付給OpenAI CEO奧特曼。英偉達在AI領域的投入不斷加碼,黃仁勛在高盛投資會議上強調,投資AI的回報將體現在中長期的效益提升上。
據悉,本輪融資以可轉債形式提供,并附帶一項重要條件:OpenAI需在2年內完全重組為營利性企業。這意味著,只有當OpenAI擺脫非營利性董事會的控制,并取消投資者回報上限后,這筆融資才會轉化為股權。否則,66億美元將成為OpenAI的債務,需悉數退還給投資者。
盡管OpenAI一直強調推動AI對社會的最大化利益,但其成立的OpenAI LP子公司已能從事商業活動、籌集資金并分配利潤。這一舉動讓外界看到了OpenAI“有限盈利”的一面,也引發了關于其非營利組織定位的爭議。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認為,OpenAI的發展方向已逐漸明朗:向營利性組織轉型。他指出,從商業視角來看,OpenAI更多聚焦于B端市場,與微軟等企業的合作也印證了這一點。
關于66億美元融資的用途,OpenAI表示將主要用于提升在前沿AI研究領域的領導地位、增強計算能力,以及構建更多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