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9日消息,近期,OpenAI經歷了一系列高層變動與融資波折,揭示了這家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正面臨的復雜挑戰。據多家媒體報道,OpenAI即將完成的新一輪融資預計將達到70億美元,使公司估值躍升至1500億美元,這一數字將超過埃隆·馬斯克旗下xAI今年5月完成的60億美元融資,成為AI領域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美國風投公司Thrive Capital領投,計劃投入超過10億美元,并享有在未來以相同估值追加10億美元投資的特權。然而,并非所有投資者都能獲得如此優待,蘋果公司在最后關頭決定退出融資談判,盡管微軟和英偉達仍計劃分別投資10億美元和1億美元。
伴隨融資進程,OpenAI面臨著公司結構轉型的壓力。投資者要求OpenAI在兩年內轉變為營利性企業,否則有權撤回資金。這一轉變對于起初定位為非營利組織的OpenAI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大調整。其投資者原本就受到利潤上限的限制,而OpenAI計劃中的結構變化,也讓CEO Sam Altman可能首次獲得公司股權,這一變動在公司內部引發了討論,但尚未有具體決定。
在人事方面,OpenAI遭遇了高層離職潮,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首席研究官Bob McGrew及研究副總裁Barret Zoph相繼宣布離職。目前,原11位創始團隊成員中僅剩Sam Altman和語言與代碼生成負責人Wojciech Zaremba。對于這一系列變動,Sam Altman表示,領導層變動是公司發展的自然過程,但也承認這些變動的突然性并不正常。
高壓的工作環境和高管間的沖突被認為是導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有員工透露,為了加速技術成果轉化為公共產品,團隊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甚至在晚上和周末加班。這種急于求成的態度,也反映在OpenAI今年5月匆忙推出GPT-4o模型的決策上,當時研究人員在九天內完成了安全測試,每天工作20小時,最終模型雖然發布,但超出了公司在說服力方面的風險標準。
盡管OpenAI的收入在快速增長,預計今年將達到37億美元,明年更是將增至116億美元,但其虧損同樣驚人。據《紐約時報》報道,扣除運營成本后,OpenAI今年預計將虧損近50億美元。為了彌補這一虧損,OpenAI一方面計劃明年繼續籌集資金,另一方面則試圖通過提高用戶付費標準來轉嫁部分成本。目前,ChatGPT已推出至少20美元/月的付費服務,付費用戶數達到1000萬,預計到今年年底價格將上調2美元,并在未來五年內大幅提高至44美元/月。
面對這一系列挑戰,OpenAI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如何在保持技術創新的同時,實現公司結構的順利轉型并控制虧損,將是其接下來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