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5日消息,在CCF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上,一項重大的技術創新成果正式發布。阿里云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攜手,聯合其他40余家機構,共同推出了國內首個高通量以太網ETH+協議標準。這一創新有望將集合通信性能提升30%,標志著以高通量以太網為代表的新一代開放智算網絡正加速走向產業化應用。
據ITBEAR了解,高通量以太網聯盟由阿里云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聯合發起,成員包括北京大學、平頭哥、盛科、騰訊、字節跳動等眾多知名機構。在此次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孫凝暉,阿里云研發副總裁、基礎設施網絡負責人蔡德忠,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以及聯盟核心會員代表共同發布了1.0版本的高通量以太網協議標準。
高通量以太網聯盟旨在集結產學研各界力量,基于開放的以太網生態,面向智算網絡,研發及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底座。高通量一詞通常指同時實現高利用率、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系統性能。此次發布的ETH+協議,相較于標準以太網,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有望構建一個高載荷比、高可靠、低時延、高效率的開放以太網環境。
ETH+協議通過優化幀格式,實現了有效載荷比74%的提升;同時,通過深度支持鏈路層和物理層的重傳技術,顯著提升了ETH+以太網的語義可靠性及規模;基于RDMA的在網計算技術,更是實現了集合通信性能30%以上的提升。此外,通過重新定義以太網前導碼,高通量以太網和標準以太網能夠實現高效混合部署。
“打造一個開源開放的智算網絡生態,是高通量以太網聯盟的核心目標。我們希望產學研各界有更多的伙伴加入,共同推動AI智算網絡技術和生態的發展繁榮,為AI大模型時代提供更堅實的網絡基礎。”蔡德忠在發布會上表示。阿里云在高性能網絡領域深耕多年,其打造的HPN7.0智算網絡架構,被譽為開啟了下一代智算高性能網絡架構的新范式。同時,阿里云也是多個國際互連技術、網絡組織的創始成員或技術委員會成員,展現了其在網絡技術領域的深厚實力。
#高通量以太網# #ETH+協議# #智算網絡# #阿里云# #產學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