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潮中,鈉離子電池作為新能源領域的新星,正逐步顯現其替代鋰離子電池的潛力。10月18日,前瞻產業研究院在“前瞻鈉電產業技術洞察交流會”上發布了《2024中國鈉離子電池報告》,全面剖析了全球鈉離子電池產業的最新趨勢,以及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獨特機遇與挑戰。
報告指出,碳中和目標的緊迫性推動了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電化學儲能領域。然而,隨著鋰離子電池需求的激增,鋰資源的短缺問題日益凸顯,預計未來鋰資源的供應量將無法滿足需求,這對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構成了潛在威脅。
在此背景下,鈉離子電池因其資源豐富、低溫性能優良、耐過放電、安全性高和環保性強等特點,被視為鋰離子電池的潛在替代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鈉離子電池已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小規模生產和特定場景的示范應用,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接近10億美元。
從地域分布來看,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是鈉離子電池市場的主要覆蓋區域,其中美國、英國、法國、中國、日本、瑞典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在鈉離子電池的布局上尤為積極。例如,英國Faradion已在鈉離子電池光伏電站儲能領域進行應用,瑞典ALTRIS則在汽車低壓電源應用領域進行布局,顯示出鈉離子電池在細分領域商業化應用的潛力。
在中國,鈉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起步于地方項目,目前已進入全國統籌推進的階段。盡管鈉離子電池在潛在生產成本上具有優勢,但由于規?;形葱纬桑湓阡N售渠道中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因此,中國鈉離子電池的商業化發展路徑仍需進一步探索。
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結合是衡量鈉離子電池量產的重要指標。鈉離子電池的生產工藝與鋰電池類似,但電極制備是其生產工藝流程的重點。近年來,中國在鈉離子電池行業的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研發團隊規模不斷壯大,為鈉離子電池的技術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新能源龍頭企業的布局方面,寧德時代、中科海納和鈉創新能源等企業紛紛加大鈉離子電池的研發與生產力度。寧德時代已實現第一代產品的量產,并正在推進第二代產品的開發;中科海納則聚焦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鈉離子電池產品的研發;鈉創新能源則在鈉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與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其產品已在多家電池制造企業進行驗證。
然而,鈉離子電池要想取代或平行鋰離子電池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目前,鈉離子電池的生產成本與理論成本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出貨量及產業化發展不及預期。鈉離子電池的產業鏈體系建設仍在推進中,材料供應不穩定、缺乏標準生產設備、缺乏適配電子元器件、產品測試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也給其規?;a與應用帶來了更高的壁壘與挑戰。
針對這些挑戰,依托國家級創新平臺、產業鏈企業、高校院所、整車企業等實現技術研發瓶頸的突破是關鍵。重點在于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的研發創新以及生產工藝的優化。同時,需要國家持續重點支持,促進鈉離子電池產業協同與配套完善,建立標準體系,推動產品應用示范,提升社會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