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慶期間,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高達20.03億人次,日均流動量達到28618.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9%。自駕游成為眾多家庭出行的首選方式,而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再度超過50%,其在出行市場中的規模持續擴大。然而,長假期間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景區充電站卻顯得異常繁忙,引發了一系列關于新能源車使用便捷性的討論。
國慶長假,新能源車尤其是智能化電動汽車的使用體驗成為關注焦點。部分用戶在長途出行中依然面臨里程焦慮和補能焦慮。有媒體報道了理想ONE車主雷女士在川西自駕時,因極端天氣導致智能鑰匙失靈,最終不得不砸窗自救的事件。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討論,許多車主表示自己也曾遭遇類似困境。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國慶期間駕駛新能源車出游的車主,發現僅有少數人會攜帶機械鑰匙,大多數智能新能源汽車用戶已經習慣了“無鑰匙進入”。
另一方面,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兩天,國內高速公路充電站的充電量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6%。然而,這也導致了高速路上的充電樁成為搶手資源,不少服務區出現了排長隊充電的情況。車主黃先生就表示,他在國慶期間提了一輛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但在高速公路上充電時最長等待了一個半小時,充電焦慮顯而易見。而選擇傳統燃油車出行的郝女士則慶幸自己避免了充電排隊的麻煩。
面對充電難題,一些車主選擇避免在高速路服務區充電。朱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建議車主節假日期間可以選擇非高速公路場站充電,如城市環線或商超停車場的充電區域。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自駕游需求的增長,如何應對高峰時期的充電問題成為國內新能源行業亟待解決的課題。
盡管新能源車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但其在汽車行業中的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已不可逆轉。正如電影行業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的變革一樣,盡管過程中伴隨著爭議和挑戰,但技術的持續優化最終為觀眾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對于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同樣需要保持開放和支持的態度,同時車企也應謹慎使用新技術,并為用戶提供備選方案以應對突發情況。
與此同時,第90屆巴黎車展上,全球汽車制造商紛紛推出了價格更低、技術含量更高的新款電動汽車。中國品牌汽車成為車展的一大亮點,多家車企如賽力斯、比亞迪、廣汽等集體亮相,展示了多款新能源車和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成果。這一國際舞臺不僅展示了各國汽車品牌的實力,也反映了新能源車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發展勢頭。
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貿易強勁增長,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躍居世界第一。2024年9月,中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21.4%,顯示出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巴黎車展上,中國品牌的亮眼表現進一步彰顯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國際化進程和全球化發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