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國內汽車市場這片沃土上,每一個新品牌的誕生都承載著車企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壯志雄心。奇瑞汽車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全新嘗試——iCAR品牌,自2023年年底問世以來,便備受矚目。然而,盡管首款車型iCAR 03在今年3月正式上市,但其市場表現并未如預期般火爆,月銷量始終在4000臺左右徘徊,未能突破5000臺大關,1至9月累計銷量僅為30991臺。這一成績單,無疑讓iCAR品牌陷入了尷尬境地。
iCAR品牌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依托奇瑞這一大廠的深厚底蘊,無需經歷漫長的造車周期。奇瑞在組織體系、研發投入、研發體系以及供應鏈、生產、制造、質保體系等方面均相當成熟,為iCAR奠定了堅實的產品研發、品質和制造工藝基礎。奇瑞已向iCAR賦能五大核心技術,涉及造車平臺、動力總成、智能座艙等關鍵領域,并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1000億元用于研發新技術。
然而,盡管擁有如此強大的先天條件,iCAR在市場上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品牌將自己定位為“年輕生活方式標簽品牌”,主打創新、時尚和科技,面向年輕消費者。首款車型iCAR 03系列以新能源輕越野為切入點,起售價為10.98萬元。然而,這一細分市場相對小眾,年輕消費者往往囊中羞澀,而注重個性和性價比的年輕家庭用戶則對iCAR 03系列的優勢持懷疑態度。
iCAR在品牌傳播和用戶體驗方面也顯得力不從心。市場對該品牌的感知度遠遠不夠,很多店面仍依賴于奇瑞現有的銷售網絡,這不利于強化品牌自身形象。管理層對iCAR的預期銷量過于樂觀,導致iCAR 03系列出現庫存積壓現象,批發銷量相比終端銷量每月多出2000~3000臺,給經銷商帶來巨大壓力,同時也暴露出iCAR在市場預測及供需平衡方面的嚴重不足。
iCAR當前的處境頗為嚴峻。其所切入的細分領域過于小眾,未來增量有限。盡管以年輕人為目標市場的路線本身無誤,但現實卻使其局限于小眾市場,無法像奇瑞的瑞虎系列那樣成為銷量擔當。目前,iCAR急需調整相關策略以應對市場挑戰。然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機會稍縱即逝。若即將于今年年底上市的iCAR V23無法打開市場局面,該品牌的命運或將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