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理想汽車近日宣布,其第100萬輛整車已在江蘇常州下線,這一里程碑的達成距離其首款車型理想ONE的交付僅過去了58個月。根據理想汽車的官方數據,這100萬輛車中,理想ONE交付了21萬輛,而L系列中的L7、L8、L9則分別交付了22萬輛、18萬輛和21萬輛。今年上半年發布的30萬以下車型理想L6,已交付11萬輛。不過,純電車型MEGA的交付量尚未公布。
在剛剛過去的9月,理想汽車交付了5.3萬輛新車,月銷量已穩定在5萬輛,顯示出其在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的領先地位。尤為在9月30日至10月6日的周銷量榜中,理想汽車超越了傳統豪華品牌BBA。
理想汽車供應鏈副總裁孟慶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第四季度理想將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并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成為中國本土第一的豪華品牌。他認為,理想汽車能夠迅速達到百萬銷量,關鍵在于其供應鏈的支持。目前,理想的產能分布在北京和常州兩地,產能建設領先于銷售,這使得理想的產品在上市后產量能夠快速提升。
孟慶鵬介紹,理想的供應鏈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初期,理想選擇與行業最佳合作伙伴共同推動首款車型落地。隨后,理想開始推行本土化策略,通過增加本土供應商來增強供應鏈的柔性。2023年初,理想對基層供應鏈進行了變革升級,以確保供應鏈體系與公司業務發展同步。
在生產本地化方面,理想以常州工廠為中心,涵蓋附近的無錫等城市,目前供應鏈已實現60%的近地化供應,計劃明年將近地化率提升至70%。然而,孟慶鵬也指出,理想正在考慮是否放緩近地化速度,因為部分供應商在浙江、上海已有產能,若在常州建新廠需大量資金投入,且原有產能可能無法充分利用。
在與供應商的合作中,理想根據不同領域的零部件選擇不同的合作模式。孟慶鵬表示,自研和外購的決策基于技術對產品力的核心支撐程度。例如,L系列的平臺化前電驅是理想自研自制,而后三合一電驅動則選擇外購。在智能化領域,理想選擇大部分自研,由供應商代工完成。
孟慶鵬強調,依靠供應商提供方案可能無法保證速度上的領先優勢。過去一年,理想在研發上投入了106億元,今年這項支出計劃將繼續增加25%。他認為,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主機廠和供應商的合作方式將是動態調整的。理想并不計劃進行垂直整合,因此在未來的不同階段中,可能也會由供應商來完成目前理想正在自研的部分。
在產品方面,孟慶鵬表示應理性看待平臺化生產。平臺化可以提高零部件的復用率,但也可能削弱產品間的差異化。他認為,差異化應體現在造型和內部空間上,而電子架構、底盤、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先進技術則需要服務到大部分受眾。
對于純電產品的布局,孟慶鵬表示,純電產品是理想的另一條腿,不會放棄。今年年初首款純電車型MEGA上市失利后,理想對純電產品布局進行了重新規劃。他表示,理想目前還是要按照從0到1的階段把純電產品定位做好,明年理想的純電路線將會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