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一樁涉及地理信息測繪活動的案件引發了廣泛關注。國家安全部通報指出,某境外企業A公司通過與國內具備測繪資質的B公司合作,假借汽車智能駕駛研究之名,在國內非法開展地理信息測繪活動。此事一經曝光,網絡上關于A公司和B公司的猜測四起,多家企業如極氪、特斯拉、四維圖新、Mobileye等迅速發表聲明,澄清自身與此事無關。
盡管涉事公司的具體身份尚未明確,但這一事件無疑暴露了智能駕駛行業在測繪數據合規方面的漏洞。測繪數據作為智能網聯汽車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的重要基礎,對于提升車輛智能化水平和保障行駛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這些數據也關乎國家安全和個人信息,因此測繪合規成為智能網聯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必須面對的課題。
那么,測繪數據為何如此重要?其管理又該如何進行?哪些企業具備測繪資質?自動駕駛領域常說的“甲導”測繪資質又有哪些門檻?國家安全部的通報反映了哪些行業痛點?
測繪數據是企業測繪行為的目的,也是界定企業測繪行為是否合規的前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的規定,雖然對測繪活動有較為模糊的界定,但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測繪數據的界定也越發細化。2024年7月,自然資源部發布的《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有關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測繪數據”的范圍。
近年來,針對智能網聯汽車測繪行為的監管文件頻繁出臺,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時空數據安全處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見稿)》等,顯示出自然資源部有意加大對智能網聯汽車涉測繪行為的監管力度,以防止技術無序發展影響國家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測繪一直屬于外資禁入領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最新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 年版)》,外資并不具備在我國內單獨開展地理信息測繪活動的資質。這也是A公司選擇委托有測繪資質的B公司進行測繪的原因。
然而,即便是在內資企業中,智能網聯汽車的測繪資質要求也在不斷加強。根據自然資源部的規定,測繪資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并明確了不同專業類別的測繪活動范圍。對于自動駕駛企業而言,主要涉及的是“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與“互聯網地圖服務”兩個類別的測繪資質。
在實踐中,自動駕駛企業多傾向于選擇甲級測繪資質,即所謂的“甲導資質”,因為乙級測繪資質在自動駕駛區域外的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上受到限制。近年來,監管部門大幅收緊了甲導資質的發放和審核。
在此次案件中,測繪數據被轉移出境的問題也備受關注。通報強調B公司“任由境外企業把控數據流向,導致原始測繪數據失控外傳”。由于測繪數據涉及國家安全及公共安全,智能網聯汽車的測繪數據儲存與傳輸一直是合規的重點。
根據2024年的《測繪通知》,地理信息數據必須存儲于境內,并符合國家有關安全和保密要求。申請向境外提供地理信息數據的,必須嚴格履行對外提供審批或地圖審核程序,并落實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等有關規定。
總的來說,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開展測繪活動都必須取得相關資質,并嚴格遵守數據合規要求。這一案件的曝光無疑為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提醒企業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也必須時刻牢記合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