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汽車工業,被譽為現代工業領域的璀璨明珠,不僅是技術集成的象征,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制造業實力的直觀體現。在中國工業版圖上,長春、武漢、上海等地曾憑借汽車工業聲名鵲起,被譽為“汽車城”。然而,近年來,陜西異軍突起,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發優勢,已成功躋身汽車制造強省行列。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8月,陜西汽車產量達到103.04萬輛,位居全國第七,同比增長19.1%,增速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回望過去,陜西汽車工業的崛起之路可謂波瀾壯闊。2019年,陜西汽車產量僅為54.7萬輛,排名全國第18位;而到了2022年,產量已突破百萬輛大關,達133.8萬輛,同比增速高達66.9%,躍居全國第八。西安也在這一年問鼎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五年間,陜西汽車產量進位10個名次,躋身“百萬級”汽車產量大省行列。
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陜西對新能源汽車賽道的精準布局。自2017年起,陜西便押寶新能源汽車,進行了一系列產業布局和配套建設。今年1-8月,陜西新能源汽車產量68.8萬輛,同比增長11.2%,占汽車總產量的66.8%,新能源汽車產量暫居全國第三位。
比亞迪作為陜西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表現尤為突出。1-8月,比亞迪在陜西的產量約61.6萬輛,同比增長17%,占新能源汽車產量的89.5%。自2003年比亞迪收購陜西秦川汽車以來,西安與比亞迪的緣分愈發深厚。如今,比亞迪西安生產基地仍在不斷擴建、擴產、擴能,新布局汽車電子、電池等項目,加快高端新車型引進,計劃今年實現百萬輛生產目標。
除了比亞迪,吉利汽車和陜汽也在陜西汽車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西安吉利汽車產量約18.1萬輛,同比增長12.6%;寶雞吉利汽車產量約12.3萬輛,同比增長65.7%。陜汽1-8月產量約11萬輛,同比增長6.4%。加之主要零部件配套企業與整車企業的緊密合作,陜西汽車工業的產能正在進一步加快釋放。
產能的提升也帶動了陜西汽車出口的快速增長。今年前7月,陜西汽車出口15.5萬輛,貨值達24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倍、1.2倍。陜西曾在1-5月期間實現的汽車出口數量,就已大幅超過去年全年。
結合最新規劃方案,陜西計劃到2027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力爭突破150萬輛,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全省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規上企業數量力爭達到300戶,產業鏈規上工業產值力爭突破4000億元,帶動全產業鏈產值過萬億。